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已經在開發工業機器人。他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其在中國的工廠要實現30%的生產自動化。此外,富士康也準備開始向大陸地區的其他制造商出售其自主研制的機器人Foxbot。
據富士康高管透露,重新定位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以及自動化裝配將是富士康今后研發的重點。現在,富士康正大力精簡其龐大的勞動力數量,并在建設新的銷售渠道。但富士康首席執行官郭臺銘在上周的年度大會上指出,有媒體報道稱富士康將在3年內實現70%生產自動化是錯誤的。
富士康一直對其機器人項目保持沉默,上周證實其在深圳開了設機器人測試實驗室。富士康自動化技術開發委員會總經理戴佳鵬(Day Chia-Peng)稱,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萬個完全可操作的工業機器人,還有成千上萬部自動化設備。富士康計劃在1年之內在中國工廠中增加至少1萬個機器人。
但是這依然未能令郭臺銘感到滿意,他曾于2011年表示,到2014年,中國工廠中的機器人數量有望達到100萬個。現在,該公司在大陸的雇工超過100萬人。戴佳鵬說:“從數字上看,這是一種夢想。我們希望能夠實現目標,但現實與理想完全不同。”
富士康2007年開始研發自己的工業機器人,現在在深圳和晉城的兩家工廠中有1600名員工,每年可制造1萬個Foxbot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執行20多種制造任務,包括按壓、印刷、拋光、包裝以及測試等。
戴佳鵬說,這些機器人可取代所謂的“3D”崗位人類工人,即骯臟、危險以及無聊的工作,這將是富士康的優先議程。富士康之所以大力開發工業機器人,主要是近年來安全擔憂加劇以及人力資源短缺所致。Foxbot將很快投入市場,其第一位客戶可能是中國另一家制造商,但戴佳鵬沒有透露后者的名字。
今年年初時,郭臺銘曾表示,富士康將繼續加大對機器人技術的投資。戴佳鵬領導的團隊將專注于如何進一步加強裝配生產線的自動化,這也是大部分制造商所需要的。同時,富士康也在密切關注電子制造行業自動化裝配方面的任何技術突破。
戴佳鵬說,機器人技術不是個輕易冒險進入的領域。他還以復制人類手眼協調能力過于困難為例,證明機器人技術領域面臨的諸多挑戰。戴佳鵬說,富士康正專注于靈活編程工作,以便于機器人可被重復使用或被格式化以便繼續進化。從縮短電子行業產品周期角度來看,這非常重要。他說:“無論機器人解決方案是否適合我們所在的行業,它必須每隔幾個月就被重新定位。”
但戴佳鵬補充說,實際上,機器人只是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機器人的抓手(Gripper)、傳感器、視覺系統、零部件饋線以及軟件也都同樣重要。他呼吁中國地方政府謹慎行事,不要針對這個部門進行過熱投資,或者將機器人視為解決勞動力短缺的萬能良藥。戴佳鵬還強調稱,機器人不是反制經濟下滑的工具。
今年年初,廣東省政府宣布投資9430億元,要在2018年之前用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人。該省多座城市向機器人制造商和安裝機器人裝配生產線的制造商每年提供2億到5億元補貼。
機器人也在接管中國珠江三角洲的工廠,這里的制造商們正在利用政府刺激計劃進行科技投資。戴佳鵬說,中國的低端工業機器人正迅速增加,它們可以從事按壓、拋光等工作。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宣稱,到2014年末,中國的智能機器人數量已經達到2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