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彭晴
3C行業正在成為繼電商倉儲之后移動機器人應用的又一大領域,而作為國內手機第一大廠,華為工廠內部移動機器人應用情況又如何?
應用時間早,選用標準嚴格
華為在自動化物流方面的探索開始得很早,對于移動機器人的應用也較早,2001年華為坂田自動化物流中心項目開始實施,該自動化物流中心是以自動化立體倉庫為核心,配合各自動分揀與輸送系統等,完成原材料的入庫、存儲、分揀、出庫。
隨著華為向東莞搬遷的腳步,其松山湖供應鏈物流中心也開始落定,該物流中心集貨區根據交付對象設置不同區域,并配有多個滑道,按任務令分滑道進行齊套,配合AGV無人智能送料小車,直接供應生產線,能夠實現庫房與產線無縫對接。
此外,物流中心重點倉儲通過利用寬窄一體的eLTE無線通信技術和IoT平臺,統一連接和管理AGV無人車、自動掃碼機等物流自動化設備,同時通過窄帶物聯網絡廣泛地聯接到托盤、叉車等資產,實現自動進出庫、自動盤點以及資產精準定位跟蹤等功能,打造高效快速的數字化倉儲。
除了物流供應鏈中心,在華為內部生產車間也有AGV的身影,用于生產線上物料的搬運等工作。據了解,華為內部分為各個事業部,各事業部都有自己的物流規劃,據內部人士透露,華為目前應用了近400臺AGV。
當然,華為對于AGV供應商的挑選也十分嚴格,華為非常重視生產穩定性及安全性,因此,AGV供應商要想進入華為工廠,必須要經歷包括自動化部門、生產部門、安全部門的多輪驗收,達到標準后,最終才能進入華為的采購列表。據了解,目前華為的AGV供應商包括南江、海康、斯坦德等AGV企業。
同所有3C制造商一樣,面對行業特性,華為在選擇移動機器人時對其柔性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華為對AGV產品的智能化也有著較高要求。例如要求移動輸送設備的液晶屏顯示物料輸送目的地、時間等,并在中控調度系統里面顯示移動設備的有效利用率、故障率、各個移動設備的實時狀態等信息。
推進內部物流自動化背后的擔憂
不難看出,華為目前正在大力推動內部物流自動化,但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擔憂。
華為相關倉儲方面負責人曾表示:“機器人的迭代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因為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出來之后,有一個可能是買得越多越失敗,因為不久之后可能被都要淘汰了,但我們已經投了這么多錢進去。”而除了技術迭代之外,在成本和場地方面,華為也存在著一些困擾。例如使用類Kiva機器人之后,六層的貨架要換成一層,這在造成成本增加的同時對場地空間的要求也更大。
不過,上述這些問題相信不僅僅存在于華為內部,各大應用商在應用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對于華為來說,如何更好地應用移動機器人,還需要針對具體的應用場景與供應商相互配合解決。
總體而言,目前,以華為為代表的3C制造業對于物流自動化這塊越發重視,這是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AGV行業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