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3C智造電子行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成為機器人行業爭搶的香餑餑,這一市場不僅引來國外企業的周密布防,而且也讓國內眾多企業有了新的機會。據了解,未來三年全球3C市場將保持15%左右增速,到2017年3C市場機器人將達到上萬億級別市場規模。中國集中了全球70%的3C產品產能,但是如今此領域的自動化程度仍較低。國內3C行業目前機器人密度僅為11臺/萬員工,而日韓國家的機器人密度早已超過1200臺/萬員工。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3C行業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中東莞、深圳等更是3C行業的集中地,產業鏈齊全,無疑成為了機器人應用項目的重點市場。

手機行業的自動化演進
以通訊行業為例,2016年我國生產手機21億部,同比增長13.6%,其中智能手機15億部,增長9.9%,占全部手機產量比重為74.7%。快速增長的手機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裝備技術的技術升級。目前我國手機產業的自動化需求主要在部件加工,如玻璃面板、手機殼、PCB等功能性元件的制造;裝配和檢測;部件貼標、整機貼標等方面。現狀是部件自動加工都是小部分自動化,大部分全人工。于全球而言,我國在手機領域的機器人應用還遠遠不夠。
手機生產分為貼片、測試、組裝3大環節,共8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對于生產環境要求都很高,所以車間有溫濕度、靜電防護等設備。以深圳為例,其電子制造公司每日產能以百萬計算,這就有引入機器人的基礎。而包括一些手機外殼、玻璃、蓋板在內的零部件制造技術,其工藝和設備都相當成熟,有很高的自動化發展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整體而言,目前在整個電子產品的組裝環節自動化程度很低,自動化目前還停留在單站階段。
PCB板的自動化生產
3C行業,PCB板的自動化生產是較為典型的細分領域,也是目前機器人企業關注度較高的一個領域。PCB板生產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環節:1、PCB板生產組裝;2、拼裝;3、檢測;4、包裝出貨。這四個環節自動化都不是很成熟,但是表現較好的是PCB板組裝和檢測這兩方面。原因是3C生產線變化太快。有的時候一天的時間內生產線需要換幾種產品。機器人雖然柔性高,但是針對不同的生產線依然是需要重新設定的。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公司已經在探索解決方案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簡單說就是用小型機器人,做柔性可移動操作單元。機器人作為操作單元的一個零件,根據不同的工藝,只需要把單元換成人工或者其他操作單元就可以了。當然,其工藝精進也需要時間積累。
PCB板生產環節機器人的主要工作是分揀搬運和插件。PCB板不能像金屬零件那樣隨便夾取,就算PCB板水平放置,也很難用四軸SCARA機器人做平面搬運,所以大部分案例都是使用六軸機器人。六軸機器人價格又比較貴,所以這部分工作其實會讓終端用戶覺得殺雞用牛刀,所以不是很普遍。
PCB板生產環節的另一個操作是插件。精度是其考慮的重要問題。此外,工藝變化太快,一個板上至少也要二十幾種件要插,這個機器人的動作設定都是很復雜的,萬一生產一上午下午換另一個工件,那么工廠負責編程序的工程師要吐血了。裝配環節PCB板插件環節遭遇同樣的問題,與此同時,很多3C涉及有角度裝配。針對平面的SCARA機器人無法很好的應用到環節上,必須要使用六軸才可以,但是六軸機器人貴,雖然3C生產企業都很有錢,但是成批量地改換機器人,整條線下來成本也挺吃不消的。
市場機遇與挑戰
競爭的變化促使3C電子廠商生產效率的革新,以便快速的響應市場變化以及產品更新,更高效能的生產制造能力,更高品質的產品管理質量控制。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益制造成為3C電子生產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工業機器人的特點正迎合這一發展方向和制造趨勢:高精度、高柔性、高精度。超過1.2萬多億元產值的3C產業會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強大支撐,3C領域將是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一個新機會、新市場。
隨著3C電子產業的崛起,眾多知名機器人企業紛紛涉足、加碼3C行業市場,一類是核心零部件、機器人人本體產品制造商,另外一種是系統集成商方式,對工廠進行“交鑰匙”改造。然而,不同于其他行業,3C電子產業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自動化應用的難度和過程。3C及手機行業目前最關鍵的問題不是趕著風上機器人,如果沒有系統的支持,自動化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單純去采購機器人意義不大。目前機器人廠商與需求方缺乏交流和溝通,了解機器人的不了解生產,懂生產的不懂機器人,整個系統的設計要基于不同工廠定義軟體的架構。所以,關鍵不是上馬機器人,而是背后支撐工廠開放運作的整個體系的柔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