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仍是工業機器人在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對于各家機器人公司而言,其市場格局目前難以撼動。但是,包括手機制造在內的3C行業,則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會。
富士康曾經暗示,他們使用機器人代替普通工人,是由于勞動成本不斷上升,而且也是為了安全著想。今年 5 月份,昆山市政府曾公布一份富士康工廠的機械化數據:自從 2014 年iPhone 6 上市至今,富士康已經使用機器人(又或者是機械手臂)取代了超過一半的工人,當地工人數量由 11 萬人減少到了 5 萬人。
機器人廠家的潛在客戶們,也在尋求應用更多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英華達這樣的大型代工廠,它的主要業務是接受歐美廠家的委托組裝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
目前機器人在手機的測試及包裝、物流等環節應用較多,以測試環節為例,通常的操作方式,是配置一臺機器人替代操作工人,在生產線上自動抓取已經完成組裝的手機產品,放置到屏蔽盒中進行WiFi、3G等功能測試,并根據是否存在異常歸類產品。在工廠人力使用數量最多的手機組裝環節,目前仍然以人工操作為主,因為其“機器人換人”過于困難,目前的加工步驟只有人手的靈巧性可以應對。對于這家身處競爭激烈市場的代工廠而言,目前機器人在3C領域的應用方案尚不完全成熟。
手機制造自動化目前的制約因素之一,是手機產品設計過程中是否考慮到自動化生產的需求,比如攝像頭等物料是否為標準件,以方便機器人在生產線作業時便捷、連續地取放。對于機器人公司們而言,它們已經準備好了用于投放3C市場的機器人產品,而接著要做的,是與上游的廠商們攜手,并且說服其做出適當的改變,讓“機器人換人”在生產線上的更多環節得以實現。
為了更好的推動機器人在手機行業的引用,也為了手機制造工廠能更好的推動智能制造,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此次論壇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