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納國際業務拓展部副總裁伊恩·西蒙斯(Ian Simmons)稱,未來的汽車制造商的工廠內可能會有能夠與工人互動的機器人,當附近有人時,機器人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到。
8月3日報道 麥格納國際業務拓展部副總裁伊恩·西蒙斯(Ian Simmons)稱,未來的汽車制造商的工廠內可能會有能夠與工人互動的機器人,當附近有人時,機器人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到。
西蒙斯于本周一在年度汽車管理盛會(Management Briefing Seminars)上稱,在未來5-10內,由麥格納運營的工廠內將會迎來一波協作型機器人引入潮。年度汽車管理盛會的贊助方是位于安阿伯(Ann Arbor)的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
西蒙斯稱:“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機器人會變得更為智能,它們將更易于使用(用戶友好)。我們將進行機器人試用展示,很多公司到時候親臨觀看使用情況。”
多年來,汽車裝配廠一直在試用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汽車行業內的機器人參與安裝儀表盤和組裝螺栓文件,也會從事一定的車輛焊接和噴漆作業。盡管如此,工人們在完成整車裝配和供應商提供的大型模塊組裝任務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麥格納公司年銷售為32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之一。西蒙斯(Simmons)對通用電氣等眾多公司說,麥格納正在使用協作型機器人,他希望麥格納能在未來5-10年在工廠中配置該類機器人。據機器人工業協會(Robotics Industry Association)稱,協作型機器人是目前機器人領域內最熱門的話題,希望在今年10月召開一個行業協會,深入探討上述熱門話題。
今年4月,通用電氣旗下在格林維爾的先進制造工廠開幕,該工廠設有一個俗稱Autonomous Prime的機器人,采用激光雷達(LIDAR)技術查看當前的工作,自動駕駛車輛內也采用過相同設備。配置協作型機器人可能是因為先進傳感器的成本,該傳感器能夠探查到機械人或機械臂附近是否有人。如有,則停止作業,該技術目前已越發成熟。
他表示:“安全性是最為重要的。若機器人能與工人們進行互動,你就能絕對相信我們能夠安全地使用機器人?!蔽髅伤惯€認為,協作型機器人不會對麥格納的員工雇傭人數造成較大沖擊。西蒙斯稱:“我們從未想過用機器人取代工人,從事生產線工作。他們擁有目前機器人無法替代的業務技能,何況我們也不打算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實現作業。”
西蒙斯稱,引入先進的機器人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這樣能夠令更多的廠家遷回美國本土。盡管如此,制造作業的工作內容可能會隨著不斷增多的機器人而出現變化。但企業仍然迫切需要員工去做更多高級和復雜的工作,這類工作通常需要企業提供額外的培訓,絕非機器人所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