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該文件已正式公布,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對于《中國制造2015》戰略目標制訂的背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如果說簡單概括一下中國制造目前的情況,有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值得我們關注,就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過程當中,2010年我國再次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得到這個消息以后,我讓我們的研究機構又去查了一下,歷史上中國曾經是制造業的第一大國,但是什么時候把第一大國這個位置給丟了呢?我們的研究機構查了有關的資料以后,給我的結論是大約在1850年前后,中國丟掉了制造業第一大國這個位置。那么經歷了150年,我們又重回制造業第一大國這個位置,這對我們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我們雖然是制造業的大國了,但是大而不強。我們從現在開始,要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去轉變,這就是我們制訂‘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時代的背景?!?br />
總體結構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概括
苗圩表示,為了簡單好記,這個綱領大概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的總體結構來概括。
所謂“一”,就是一個目標,我們要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去轉變,最終要實現我們制造業強國的一個目標。
所謂“二”,就是通過兩化融合發展來實現這個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來引領和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制造業所要占據的一個制高點。
所謂“三”,就是要通過“三步走”的一個戰略,大體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實現我們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目標。
所謂“四”,就是我們確定了四項原則。第一項原則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第二項原則是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第三項原則是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第四項原則是自主發展和合作共贏。
所謂“五五”是有兩個五,第一就是有五條方針,即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和人才為本。還有一個五就是實行五大工程。第一個就是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工程;第二個就是強化基礎的工程,我們叫強基工程; 第三個是智能制造工程;第四個就是綠色制造工程;第五個是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最后就是十個領域,作為重點的領域,在技術上、在產業化上尋求突破。比如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比如說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比如說航天航空這個領域,比如說新能源汽車領域等等,選擇了十個重點領域進行突破,這就是整個中國制造業中國制造2025的主要內容。
為了彌補中國制造業“缺核少芯”缺陷,中國政府也有一系列發展政策規劃。
苗圩表示,“芯片主要是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核心。去年我們光用在進口芯片上的外匯就超過了兩千一百億美元,成為單一產品進口最大的用匯領域,甚至超過了整個石油進口所使用的外匯?!?br />
苗圩還表示,除了花錢,更關鍵的就是高端的集成電路,是我們發展很急需的。但是它的一些裝備,還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對我們出口的限制?!案叨诵酒绻唤鉀Q,對我們整個電子信息行業的這個發展,形成最大的一個瓶頸。所以根據這些情況,去年國務院就制訂出臺了一個關于鼓勵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綱要?!彼f,在文件出臺以后,我們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鼓勵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其中有一項比較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我們設立了一個總額超過一千兩百億的產業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的方式去運作,來解決集成電路的融資問題?!?br />
這個千億規模的基金,將由一個獨立公司運作管理。
另外,對于如飛機發動機、燃氣輪機等,中國制造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但我們現在還不掌握的核心技術,苗圩表示要通過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和組織實施,促使一些行業的共性技術這方面取得明顯的突破,來引領和帶動整個新一輪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中國制造的優勢、短板與瓶頸
對于中國制造的現狀,苗圩認為,中國制造有4大優勢和5個短板。
第一,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并且還日益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第二,我們有一大批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的企業。第三,我們有一個發展制造業的長期方針和戰略。第四,我們還有一大批的人力資源,特別是新時期我們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這些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源源不斷地充實到我們制造業里頭來,這是我們的四大優勢。
當然我們發展當中也有短板,按照問題導向,首先我們技術上還缺少持之以恒地對創新的投入和創新引領發展的這種理念。
第二,就是我們在產品質量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中國的制造并不意味著是一流的品質,一流的產品質量。
第三,我們的結構還不夠優化,雖然我們有大量的企業,但是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還比較少;雖然我們有大量的人才,但是缺少跨國公司的領軍型的人才。
第四,我們面臨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強烈,我們要節能,要減排,還要發展,怎么處理好這方面的關系是個問題。
第五,我們還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的勞動力紅利,來補充我們發展。前三十多年,我們基本上是靠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支撐了整個中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
那么隨著人口紅利逐漸的消失,我們新一輪的發展需要的是人才,各個領域、各個層級的人才,具有知識、具有技能的人才來支撐整個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基于以上的優勢和短板,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五條方針,叫做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結構優化、綠色發展、人才為本這么五條基本方針,這就是針對著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新一輪發展當中必須要遵循的一個基本考量。新一輪發展就是按照這五個方針來逐漸的展開,來解決這些短板的問題。
對于這個戰略的出臺背景,苗圩表示,“世界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通過正面的和反面的經驗和教訓深刻地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如果放棄了這一點,受到的影響和沖擊就非常巨大,如果沒有放棄,一直堅持這一點的話,受到的沖擊和影響相對就小。那么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從國際上來看,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重返制造業、振興裝備制造業、實行新的工業化發展計劃等等,各國的叫法不太一樣,但是都出臺了一系列的制造業發展的戰略、規劃、計劃。從我們國內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那么新常態就是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一個轉變,改變過去我們長期在制造業價值鏈的低端發展,要向中高端發展去邁進?!?br />
“那么,根據這些情況,我們要研究中國的戰略到底怎么去應對新一輪的發展。從制造業本身來說,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可以說已經建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整個產業的規模已經做到世界第一,大概占整個世界制造業20%左右的份額,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泵幺渍f,“那么引領和帶動整個新一輪發展的方向設定在哪里,發展的路徑是什么,我們要采取哪些措施,在哪些領域加快發展,來促進中國從制造業的大國向制造業的強國去轉變,需要我們深入研究。這就是我們制訂‘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考慮?!?
工信部長苗圩解讀《中國制造2025》
發布時間: 5/20/2015 09:54:34 來源:新戰略機器人網
核心提示: 從大的方向上來說,“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是不謀而合、異曲同工,差異在于兩國工業發展階段不同.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新戰略機器人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