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世界工業經濟發展趨勢看,工業機器人的運用日漸廣泛,它是應對全球老齡化,提高產品標準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作為德美等西方國家“再工業化”的重要領域,也得到相關國家的高度重視,產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作為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大中城市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大背景下,作為技術升級、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式,工業機器人產業同樣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在服務機器人方面,隨著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城市安防等行業發展和需求,服務型機器人的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機器人產業鏈不斷延伸并向高端裝備、高新技術等縱深化發展,我國裝備智能化步伐也隨之發展。從目前看,機器人時代已快速到來,有望成為我國高端裝備中的重要分支,進入快速成長通道。
參考PC和工業計算機的市場容量對比,未來服務機器人有望達到千億美元級的市場。目前服務機器人還處于產業化前期,掃地機器人和無人機等單功能服務機器人已經產業化。另外,人口老齡化正在推動醫療及護理機器人快速產業化。美國已經有手術機器人上市公司直覺外科,以及外骨骼機器人上市公司REWALK,預計國內未來3-5年內會出現成規模的醫療或護理機器人企業。未來服務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人形機器人,將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而產業化。由于服務機器人兼具標準品和消費品的屬性,成長爆發程度遠高于工業機器人,這點從近幾年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和大疆無人機增速可以得到驗證。而且市場空間更大,因此未來服務機器人將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估值空間。
尋找短線龍頭品種
從行業分類看,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智能穿戴、智慧城市等幾個領域。在工業機器人中,又可細分為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等幾方面。智能穿戴可分為智能二級、智能眼鏡、可穿戴芯片、柔性電路等子領域。在智慧城市方面,有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電網等。
結合當前市場特點,投資者在參與熱點時應首先注意資金流向,尋找短線龍頭品種,參與時要果斷,注意把握節奏。其次參考業績和是否具有高送轉潛力,如果有業績支撐和高含權機會的,表現一般會比較強。第三才考慮成長性,看看業績增長是否能否引發短線資金興趣。另外,對于定增、并購等通過外延式增長方式,在機器人領域做大做強的公司也要高度關注,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強勁表現。總體看,以題材性機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