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電影《阿凡達》里的男主角用意念操控自己的化身游走于潘多拉星球,手術機器人其實也是醫生的化身——在手術臺邊的操作區,醫生戴著特殊的指套比比劃劃,操縱機器人在患者身上精確復制一個個動作。
鄭大一附院于去年年底引進華中地區首臺達芬奇機器人,達芬奇外科手術機器人團隊曾在丹麥和中國香港進行培訓學習,并成功取得手術資質。鄭大一附院婦科主任醫師、教授紀妹帶領機器人團隊應用達芬奇外科手術機器人為子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等數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成功

手術,手術借助機器人機械手臂540度靈活旋轉,在實施手術過程中更加精細地實施分離、切割等操作,對周圍的血管、神經實行完美分離,在完成腫瘤完整切除及徹底的淋巴結清掃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神經、血管及正常組織,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減少出血量,縮短患者恢復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據紀妹教授介紹,2000年世界上第一臺達芬奇機器人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進入市場,其在婦科的優勢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認可,確立了多個金標準術式,比如宮頸癌根治術和子宮內膜癌根治術及女性盆底重建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輔助系統跟我們平時說的機器人并不一樣,它是一個半智能化的器械,需要通過人去操作,機器人并沒有長眼睛,是通過我們的眼睛、我們的雙手來指揮和控制機器人來做手術。達芬奇機器人能完成以往手術所完成不了的任務,實際上解決了腹腔鏡的一些難點,也拓展了腔鏡微創外科的領域,是對患者一個非常好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