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大的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始終關注國人健康話題,為國人海外就醫提供最前沿的國際醫學資訊。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逐漸在各個領域展現出了神奇的功效。近年來,機器人手術已經成為前列腺癌常見的治療手段,那么機器人手術和傳統手術的治癌效果有何差異?機器人是否會更勝一籌?
近年來,機器人手術在醫療領域越來越受歡迎,今年5月22日,在北京和睦家醫院,達芬奇機器人為一名45歲的女性胰腺癌患者進行了一項復雜的胰頭腫瘤切除術。機器人手術和傳統手術對癌癥的治療到底有何差異?機器人是否會更勝一籌?7月26日,柳葉刀比較了機器人手術和開放性手術對癌癥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接受這兩種手術的患者在三個月后各項關鍵指標均無明顯差異。
機器人手術,越來越普遍
2000年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切除術(RALP)首次被報道,目前前列腺癌患者已有專門的機器人快速手術通道。長期以來,手術一直是治療局部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近年來大多數臨床醫生都比較積極地向患者推薦機器人手術,他們認為器器人手術可以給患者帶來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好的腫瘤預后。
在美國,大約80%-85%的前列腺切除術是由機器人完成,盡管在英國和歐洲這個比例會低些,但它一直在增長。機器人輔助手術是前列腺切除術中最常見的類型,但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心胸外科、婦科、頭頸部、一般外科以及泌尿系統的手術中。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切除術涉及到一個高放大率(X10)的3D攝像頭,它可以讓醫生通過鎖孔切口來看清患者的腹腔。機器人共有四只手臂,其中一只與攝像頭鏈接,另外三只與手術過程中所需的其他器械銜接。手術時,外科醫生雖然在現場,但并不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是通過掌控機器人的手臂來操縱手術。
機器人手術通常比開放性手術的費用會更高些,因為機器人的初始成本大約為150萬英鎊。到目前為止,還未有隨機試驗對機器人和開放性手術的治療結果進行比較。
柳葉刀首次比較機器人和傳統手術的癌癥治療效
機器人手術和傳統手術的癌癥治療結果有何差異?為了探索該問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臨床研究中心的羅伯特教授引領團隊開展了隨機對照試驗。他說,“在12周的隨訪中,接受機器人手術和開放性手術的患者在生活質量上無統計學差異,其中包括癌癥生存率。”不過他還強調,“患者應該選擇一個有經驗的且自己信任的外科醫生,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一種特殊的手術方式。”
在該研究中,共有308名前列腺癌患者參與,他們被隨機分配到機器人輔助手術組或開放性手術組(恥骨后前列腺根治切除術),人數分別為157和151。患者在手術后均接受了為期12周的隨訪,所有的手術均由皇家布里斯班婦女醫院的兩名外科醫生引導。
研究人員主要考察的指標為手術后患者的排尿和性功能,結果發現兩組患者的這兩項指標在手術后均無明顯差異,術后并發癥的數量也無顯著差異。接受開放性手術的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但兩組患者從術后到再次工作所需的時間相同。
與機器人手術相比,接受開放性手術的患者血液損失要多三倍,不過損失的血液會再循環到患者體內,因此手術過程無需輸血。在手術之后,接受機器人手術的患者在1周后經歷的痛苦要少一些,在6周后有更好的身體質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組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小,12周后差異開始變得不顯著。
不過這只是初步結果,因為整個試驗周期為2年。本文通過3個月的隨訪表明接受兩種手術的患者在生活質量上無顯著差異,但仍需要長期的隨訪才能對此充分評估,應充分考慮兩種手術給癌癥患者帶來的生存效益。作者指出,“在手術3年后,患者的泌尿系統和性功能將持續改善,因此兩種手術的治療效益差異可能會變得明顯,這篇文章只是這項研究的初級結果,更多的結論要等到試驗結束才能得出。”
多年來,堅持為患者收集國際最新醫療信息的盛諾一家,是國內率先開創出國看病服務的專業機構,也是目前國內最大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秉承對醫學的高度嚴謹,贏得了眾多國際頂級醫療機構的認可,目前已經與美國梅奧診所、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麻省總醫院、MD安德森癌癥中心以及英國惠靈頓醫院、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等權威醫院簽訂了正式合作協議,盛諾一家將以更加專業、規范的服務,為廣大患者提供全面、權威、可靠的高品質海外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