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京東物流宣布,亞洲電商首個全流程智能柔性生產物流園——京東物流北斗新倉正式建成投用。
與此前陸續投入使用的亞洲一號等大型倉庫不同,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在軟件、硬件及模式創新等方面走得更遠。憑借顛覆性創新的流揀選作業模式,京東物流北斗新倉成為了電商行業新一代先進的大規模自動化倉儲生產與管理體系,將中國智能物流的探索和應用水平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依托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深度融合大數據、深度學習、運籌學、機器視覺識別等技術,京東物流北斗新倉成為了AI和IoT的最佳試驗場,這些前沿技術在倉內各環節展開充分實踐,同時也在不斷提升京東物流北斗新倉的運營水平。
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強大的預測和調度能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眾所周知,在物流的倉儲、轉運等環節中,訂單生產量的預測是相當關鍵的一個步驟。管理者需要根據訂單處理效率等具體數據,對智能倉庫的訂單生產量進行相應的預測,才能進一步完成人員排班、資源調配等工作。而在此次最新落地應用的北斗新倉中,通過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深入應用,其訂單預測的準確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小時級別的預測量。
依托精確到小時的強大預測能力,結合大數據歷史分析,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實現了人員的智能高效安排,從過去的按天排班,升級到了現在的小時級別排班。不僅如此,隨著生產量預測能力的逐步提高,北斗新倉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運用也越發精準得當。在運營當天,管理者就可以根據不同倉庫操作區的作業量大小,實時進行人員資源的調整調配,既能保障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內所有倉庫的人力供應,又避免了人力資源的重復浪費等現象。
除此之外,針對倉庫運營中可能出現的波動,以及訂單生產任務偶爾難以完成的風險,京東物流北斗新倉中引用的機器學習、AI智能分析等創新技術足以提供保障。通過大量的實時計算和數據分析,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內配置的“智能大腦”能夠計算出多種應對方案,建立專家輔助決策系統,指導倉儲運營平穩運行。(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