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特別針對此次疫情防護機器人做以下調研和征集,以方便對接相關部門,同時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也將對于聯盟內企業的疫情防護機器人產品免費提供線上宣傳服務。并做系列報道!
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調研,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數據,以下是具有抗疫情的機器人產品的公司,目前大多數都有部分產品,并且能投入到抗疫一線并且有足夠的產能,如有相關需求請聯系聯盟秘書處方便對接:
聯盟秘書處聯系電話:18998933601
疫情防護機器人生產制造企業
| |
| |
| 醫院護理防廣疫車藥品車,自動跟隨,自動伴行,自主自動到達目的地,及歸位 |
| 巡邏機器人 帶測溫 服務機器人 帶測溫 消殺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殊形勢下,機器人成為疫情防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在部分地區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AI前哨站梳發現,已有近千臺來自不同企業、機構的機器人“奔赴”前線,助力疫情的預警和防治。

武漢協和醫院,工程師正在教醫護人員如何使用機器人
1月21日,鈦米員工老李和老王帶著消毒機器人“大白”,進入了武漢協和醫院的神經外科病房。“哪怕穿著隔離服戴著口罩,我們也背冒冷汗。”老李說。“大白”是醫護人員給消毒機器人的昵稱。作為工程師,老李和老王每到一個醫院,會先聯合醫護人員確定消毒需求、消毒模式和消毒地點,為機器人做好部署工作。隨后,“大白”就可以沿著路徑自主消毒,并實現自主避障。消毒時,“大白”會開啟身上的紫外線消毒燈和空氣過濾裝置,同時從升起的頂部噴灑霧狀的過氧化氫消毒液,完成所有目標地點的消毒后再返回起點。

武漢協和醫院,部署中的“大白”
鈦米機器人創始人潘晶介紹,“大白”本來是用于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等場景下的高水平消毒,但新冠肺炎的出現,使得醫院的消毒需求大大增加。這一次,連部分“大白”樣機也被征用了。“對于院內感染的控制來說,消毒尤為重要。這也使得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變成了發熱門診、留觀室和隔離病房。比如留觀室,一旦有患者確診,就要對他待過的地方先消毒,再讓第二個疑似患者進入。不然,就可能產生交叉感染。”潘晶告訴AI前哨站,一個40平方米的病房,傳統的人工推車消毒約需要6個小時,而機器人的高水平消毒只需要2個小時左右。目前,在武漢的各個醫院,“大白”能覆蓋的消毒面積從300到400立方米不等。
前線的消毒機器人軍團中不只有“大白”的身影,中國移動、上海東富龍、靈至科技等也將自家設備送往疫情防控一線。據媒體報道,中國移動和達闥科技聯合捐贈的機器人已在3日到達武漢協和醫院,5G消毒清潔機器人可以在疫區內進行醫藥配送,也可適配消毒藥水并進行地面消毒清潔工作。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全國各地已投入使用的消毒機器人總量超過200臺。需要指出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規定,消毒機器人屬于消毒器械,須獲得衛生許可證才能上市流通。“這是很嚴肅的應用場景。如果機器人無法保證消毒效果,就意味著之后所有的人都會被感染。”有業內人士指出,醫院要注意鑒別機器人資質,防范“蹭熱點”的不合規生產者。近日,廣州南沙萬達廣場出現了兩位24小時值班的特殊“員工”:由高新興機器人公司研發的5G巡邏機器人。其中一臺負責在廣場上巡邏,發現體溫異常或未帶口罩的市民就發出提醒,要求市民速速回家或戴上口罩;另一臺在主要出入口監測萬達員工的體溫,禁止體溫異常或未帶口罩的人員進入樓宇內辦公.南沙萬達廣場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17萬平方米,是整個南沙區人流量最密集的公共場所之一。疫情爆發后,前來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市民依然不少。此前,應公安部門要求,萬達物業安排了五名保安進行日常巡邏,防止出現人員聚集。每個保安都隨身攜帶測溫槍,一旦發現有人咳嗽,就要上前測溫并作出防疫提醒。而在兩臺巡邏機器人部署完成后,保安人員減少到了一人。同時,因為不用再近距離與他人接觸,保安的安全防護也得到了保障。
據高新興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款巡邏機器人原本就有人臉識別、人體識別和紅外熱成像功能。為了應對此次疫情,研發人員特別做了功能升級,讓機器人可以在五米內最多同時實現10個人的頭部區域精準測溫,并且能夠識別沒戴口罩的行人。部署完成后無需人工干預,一旦監測到異常,機器人將在現場發出警報聲,同時,管理人員在后臺也會看到警報提示。值得一提的是,5G的加入,大大提升了機器人的能力。5G具有高帶寬、低時延的特征,可以保障高清圖片的傳送和機器人的識別分析效果。目前,這款巡邏機器人還被送到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覆蓋了全國200多個項目點。它的續航時間在10個小時左右,電量低時能自動返回充電樁進行充電。無獨有偶,在長沙,湖南超能機器人在數個商場、超市部署了體溫檢測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看上去像個大號的體重秤,具備測溫和語音問詢功能,可在行人經過時發出主動提醒。檢測者出現異常時,機器人將留下現場照片,并發送短信提醒管理人員。檢測者也會收到一個二維碼,可按照相應流程做進一步的報告和檢測。此前,一些讀者可能在各地的“智慧餐廳”里體驗過送餐機器人的服務。這次的洶涌疫情,讓送餐和配送機器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這類機器人一般都具有自主導航、自主避障、自主充電等功能,工程師完成地圖繪制、路線規劃、模擬測試等工作后,機器人就可以承擔送藥、送餐、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任務。1月26日,大年初二。家家團圓歡聚的時刻,深圳普渡科技員工吳坤卻踏上了從老家前往浙江的行程。他此行的目的,是去隔離醫院與隔離酒店安裝配送機器人。進入醫院后,吳坤很明顯地感覺到了醫護人員的疲憊。護士們每天要去記錄病患的體溫狀況、配藥、執行醫囑等等,“忙瘋了”。“而且像感染病房這種不讓患者出來走動的,送個水都要護士上,這怎么忙得過來。”

杭州市中醫院設備調試中
7天內,吳坤為浙江六家醫院的隔離區域安裝了機器人設備。送餐、送藥、送水或者患者提出的各種物品,護士們都可以在護士站里準備好,讓機器人自動前往病房門口配送。患者領取物品后,機器人會自動回到護士站,完成消毒后繼續配送。此前,這款機器人主要被用于送餐,到達目標地點后,需要顧客或服務員點擊屏幕的“完成”才會返回。為了讓患者盡可能少地接觸機器人,吳坤還做了一些細節上的調整:機器人到達配送病房后會停留半分鐘,然后直接配送下一間或者回到護士站,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截至目前,普渡科技已在湖北、浙江、廣東等地完成63臺機器人的部署,還有300多臺在計劃排隊中。類似的場景正在全國上演。1月下旬,在杭州市委黨校隔離區,擎朗智能部署了16臺配送機器人,為隔離人員提供非接觸的餐食配送。2月6日,在武漢市漢口醫院,一臺由廣東企業賽特智能捐贈的醫用智能配送機器人“上崗”,輔助醫護人員配送藥品。在剛剛建成的火神山醫院,獵戶星空的配送機器人“豹小遞”正在調試中,即將投入工作。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