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說:“從現在來看自動化技術還相當有限,并未達到亞馬遜需要的水平。”
路透社今天的報道援引了安德森的這番評論,并強調當前的自動化技術發展步伐,即使亞馬遜倉庫這種對機器人勞動力而言已經十分成熟的環境也不例外。
亞馬遜在美國擁有110個倉庫,45個分揀中心和大約50個交付站,所有這些地方總計雇用了超過12.5萬全職倉庫工人。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工作是由機器人完成的。現在的機器人的確不夠精確,而且行動笨拙,需要借助很多培訓才能突破現有的狹窄用例。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勞作機器人都被設定為專門做單一的工作,如果要讓機器人做其他事情,就必須要耗費大量時間及金錢重新編程。而可以一次做不同事情、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移動的機器人目前仍在研發當中。
就連識別對象并在以前從未見過該對象的情況下進行拾取這個簡單過程,也需要借助一系列復雜的軟件和硬件,更不用說這些軟件和硬件還尚未投入商用。
(圖為亞馬遜倉儲機器人Kiva)
除了“智商”,倉庫機器人的“不穩重”也是一大硬傷。
亞馬遜在全球倉庫中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已經超過了10萬個,主要用來幫助移動和整理產品。其中包括運輸倉庫機器人Kiva(外形酷似身穿橘色外套的冰壺)以及伸抓拿取的機械臂。然而,就是這些被視作未來倉庫頂梁柱的機器人卻經常招來禍患,三番兩次將亞馬遜推上風口浪尖。
2018年12月5日,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亞馬遜自動化倉庫內,機器人意外戳破了一罐防熊噴霧——有毒氣液馬上彌散開來,機器人“渾然不覺”,人類員工卻“聞之欲猝”,最終造成24名員工直接受傷被送醫院,1名員工進重癥監護室,50多名員工受影響。
該事故遭到了美國零售、批發和百貨公司聯盟的工會主席Stuart Appelbaum的嚴厲批評:“亞馬遜的自動機器人將人類置于威脅生命的危險之中。這是公司把利潤置于員工健康和安全之上的又一個無恥的例子,我們不能容忍。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置辛勤工作的人的生命于危險之中,不能讓其繼續逍遙法外。”
隨后,亞馬遜在英國的數據也被翻了出來,資料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救護車被呼叫到亞馬遜倉庫600次。
這些都說明了亞馬遜倉庫機器人確實存在眾多問題。
不過,在小編看來,影響亞馬遜倉庫自動化進程的不僅有現實的技術難題,更有外部的無形壓力。
亞馬遜的工人福利是一個經常引起爭議的話題,多次遭到勞工組織和其他亞馬遜批評者的抨擊,他們指責該公司倉庫的工作條件艱苦,把員工當成機器。
其次,作為美國最大的雇主之一,隨著亞馬遜加快部署全自動化倉庫,就必定會日益減少對人力的依賴,而這勢必會對無數美國家庭造成負面影響,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一定的沖擊。
工會等組織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必定會對亞馬遜進行施壓,亞馬遜就必須在社會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做一個權衡。那么,延長實現全自動化倉庫的時間不僅能取悅各方,也能為自己攻破技術難點痛點爭取更多的時間,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文章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