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競爭狀況-日本企業遙遙領先
從企業來看,ABB、發那科(FANUC)、庫卡(KUKA)和安川電機(YASKAWA)這四家企業仍是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成為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供貨商,占據全球約50%的市場份額,其中發那科(FANUC)的銷售占比最高,占比達到百分之17.3。
歐美各國工業機器人發現現狀-日本行業增速明顯放緩
近年來,日本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2017年,日本政府發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推進戰略》;日本內閣在2017年至2018年推出《科學、技術和創新戰略2017》、《綜合創新戰略》、《未來投資戰略2018》等多份戰略文件,都將人工智能擺在重要位置。
2018年日本的機器人接受訂貨為24.83萬臺,同樣刷新了最高記錄。同時,生產和總發貨臺數也連增4年,分別達到24.03萬臺和24.21萬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2018年,JARA的33家會員企業的工業機器人接受訂單金額為9632.84億日元,同比增長2%,總發貨金額為9322.94億日元,同比增長百分之4。
長期以來,美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一直處于全球領先的水平。但歷史上美國機器人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現如今也同樣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在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Burnstein分析了美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以及協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機器人領域價值鏈整體的發展趨勢。
在2018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采購訂單量確實是在下降,但其他的行業卻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同比增長約20%。比如生命科學、食品與消費品等行業中的機器人采購訂單量實際上都在上漲。美國并沒有進行大量工業機器人的生產。這些工業機器人主要是在歐洲或日本生產的,現在有些是在中國生產的。美國擅長的是集成,擁有優秀的系統集成商渠道。美國先進自動化產業協會A3(包括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RIA)、先進視覺與影像協會(AIA)和運動控制和機電協會(MCMA)等子團體)根據IFR數據,2017年美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3.3萬臺。2018年約為3.81萬臺。
歐洲為機器人銷量第二大地區。其工業機器人銷量增加18%,約6.63萬臺,達到新峰值。德國成為全球第五大機器人市場,比2016年增加約7%,為21404臺。2014-2016年,德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一直停滯在2萬臺左右。
意大利機器人銷量比2016年增加19%,達7713臺。2017年,法國機器人市場持續上升,其機器人銷量增加16%,約為4900臺;西班牙機器人銷量約為4200臺,創歷史新高。
2017年,除了奧地利、葡萄牙等國家外,其他西歐國家機器人銷量略有所增加;北歐國家機器人銷量有所減少;除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國家外,中東歐國家的機器人銷量都顯著增加,土耳其的機器人銷量為持續增加。
來源:工博會機器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