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11”臨近,物流備戰情況備受關注。筆者從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下稱“菜鳥”)獲悉,今年“雙11”包裹量有望創新紀錄,快遞行業機器人大軍加速升級,自動化技術已全行業普及。
在廣東惠陽菜鳥超級機器人倉,筆者看到,上百臺藍色機器人頂著貨架自動工作。當消費者下單之后,這些藍色機器人會接到指令,然后它們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面前,由揀貨員將消費者購買的物品放置在購物箱內,隨后進行打包配送。每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還能靈活旋轉,上百臺機器人單日發貨可超百萬件。
據測試,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傳統貨倉每個揀貨員揀貨1500件,要走27924步。在智能貨倉機器人的幫助下,每個揀貨員揀貨已達3000件,卻僅走了2563步。機器人的投入使用,不僅減少了揀貨員的體力支出,還大大提升了效率。
這只是“黑科技”進入快遞行業的普通一幕。隨著每個包裹普及了“數字身份證”,在快遞業,機器人越來越多,自動化技術已全行業普及。
筆者還獲悉,為了備戰“雙11”,圓通快遞今年已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對近半轉運中心進行改造,分揀效率大幅提升;在中通快遞,24個轉運中心上線了的雙層自動分揀系統;申通快遞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轉運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操作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新增日均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德邦快遞上線智慧車隊,“雙11”期間將實現數據管控共享,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