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已不足一個月,各電商巨頭們也在如火如荼的在籌備前期準備工作。外界除了期待阿里、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這次又能創造多高的成交額之外,其中各平臺的物流配送環節也是重中之重,到底誰又能創造更快的配送奇跡呢?
為了將物流配送體系進一步升級,各巨頭們已經在無人物流領域加大力度布局,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貨車的落地服務已經在上演。近日,成立僅僅2個月的無人駕駛貨運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牧月科技宣布獲得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融資,在資本市場不景氣的當下,無人物流領域的新公司能在短時間內受到資本青睞,也進一步說明無人物流未來的發展潛力。
隨著國內一眾互聯網及物流加緊布局智慧物流領域,紛紛試水無人配送,無人配送將為全球物流業帶來巨大變革。雖說無人物流受資本垂青,各種黑科技也是層不出窮被,但目前在這領域還面臨不少的發展難題。巨頭們巨額成本投入到無人配送研發,未來如何找到一個盈利模式?
巨頭們在無人物流領域發力,除了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用戶,其實這個市場的發展潛力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約為2669億元,同比增長21%,到2025年有望超過萬億元。
為了完成它們在無人物流上的宏圖大業,近年來,巨頭們都將目標放在技術化創新與技術驅動上,這也成為物流升級瞄準的重要方向。以蘇寧、京東、菜鳥、順豐等物流巨頭都抓緊了技術研發,紛紛推出“黑科技”產品打造無人化物流系統。
眼下雙11即將到來,這次也許也是巨頭們展示自家無人配送黑技術的一次大戰場,到底它們會有什么樣的驚艷技術能展現,外界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不得不說,相較于傳統物流的單一配送來說,看上去“高大上”的無人物流似乎更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個性化需求。在技術的驅動下,甚至不少人都認為無人物流將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大趨勢。當下,為了將無人物流盡快商業化落地,巨頭們都在無人物流領域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阿里巴巴宣布53億元增持菜鳥網絡,成為控股股東,并且計劃在未來5年內進一步投入1000億元,推進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
京東也宣布把智能化提高到戰略高度,繼無人倉、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等常態化運營后,京東物流的無人輕型貨車、無人配送站點也將開始運營;此外,京東還與機器人公司開展了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前有新松新時達等國產龍頭,現在又加上了ABB。
蘇寧在去年就成立了物流S實驗室,主要圍繞精益生產和人工智能進行研究,如倉庫自動作業技術、綠色包裝技術、智能揀選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無人機園區智能巡檢、AR/VR技術等。
如何讓自家的無人物流配送占有更大的優勢,技術仍然是一較高下的核心因素。如何研發出更加智能的無人配送硬件,既能讓它保證效率,又能夠精準的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服務,這仍然需要巨頭們在無人物流領域里繼續加大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