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需求:
根據億嘉和(603666)的公告,目前全國變電站數量超2萬座,預計2020年達3萬座。根據國網和南方電網規劃,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率將達100%,若按每年10%的進度,未來五年室外機器人年需求量在 2000-3000 臺。
同樣根據公司公告,全國297個地級市大概有配電站30萬座,根據《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 年)》,2020年國內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將達到90%,預計未來五年國內室內機器人年需求量超過10000臺。
國家電網自2013年開始對變電站巡檢機器人首次招標,巡檢機器人市場開始進入全面推廣階段。2013-2015年間,國家電網對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集采數量分別為100、280、430臺,到2016年已投入運行約1000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照這個速度,華泰證券測算 2018~2020 年國內巡檢機器人市場總需求約為477億元,年均需求約159億,分別對應變電站巡檢機器人9000臺,市場空間72億,配電站巡檢機器人8.1萬臺,市場空間405億元。
以國內試點先鋒江蘇省為例,配電站室內巡檢機器人滲透率僅約10%,室外巡檢機器人滲透率僅僅3%左右。而江蘇省“十三五”電力專項規劃中,到 2020 年,智能巡檢機器人總數要超過5000 臺,未來提升空間廣闊。
產業鏈:
上游:電子零部件、機械組件及相關配套;
中游:整機制造商;
下游:電力系統。
目前格局是:上游供應商充足,下游客戶是國網、南方網,客戶核心且穩定。中游的制造商具備上游的議價能力以及穩固的客戶市場,兩大電網公司的準入門檻也比較高。因此毛利率一般較高。
國內主要公司
目前,國內主流巡檢機器人制造廠商包括:山東魯能、浙江國自、億嘉和、朗馳欣創、申昊科技等。
(國自機器人除了巡檢機器人的產品優勢外,在移動AGV領域也占有一定地位,2017年,國自的Star System獲得國際大額訂單,成為中國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在美國形成規模化銷售的移動機器人公司。)
山東魯能是國內資質最老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制造商,1999 年便開始變電站巡檢機器人研究,2004 年研制成功第一臺功能樣機,為國內室外巡檢機器人首要制造商。
浙江國自、科大智能(300222)及億嘉和(603666)均囊括室外及室內機器人產品,其余廠商則以變電站室外巡檢機器人為主。
地域分布看,山東魯能以山東為核心,北京、天津及東北等周邊輻射城市具有較高市占率;朗馳欣創在南方電網、浙江國自在浙江、申昊科技在滬浙、億嘉和(603666)在江蘇具有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