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快速增長,去年出貨成長率從一成以下,大幅攀升到17%,吸引投資人高度關注,更反映當前的投資主流趨勢就是機器人、科技產業等。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儘管短期受到美國通膨壓力上揚,市場波動加大,但隨著近日公布的薪資水準與CPI數據回落,通膨壓力下降,市場信心也逐步回穩。依經驗,當波動度回穩后三至六個月,機器人平均都是呈現上漲表現。因此,短線回檔,正好提供不錯的進場布局機會。
隨著全球景氣溫和復甦、企業擴大資本支出,以及工業4.0革新浪潮、AI人工智慧的導入,預期機器人將從工廠走入商場、家庭、醫院等各個領域,跨入新的里程碑。
陳世杰認為,市場波動或有可能成為常態,卻不影響機器人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IFR國際機器人協會預估,從2018~2020年,家用、醫療機器人的年復合成長率為30~35%,其次是倉儲、運輸、娛樂和外骨骼機器人,為20~30%,等于未來三至五年都有機會再翻近一倍。機器人將成為后賈伯斯時代的明星產業。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指出,全球經濟加速增長的步伐通常與企業獲利相關,有利的總體經濟基本面為企業的經營杠桿提供良好的環境,因而有利企業提升利潤。駿利亨德森投資環球科技股票策略投資組合經理人Richard Clode指出,今年持續看好科技產業,將鎖定長期趨勢主題,以合理價格投資高成長個股,主要看好長期趨勢,也就是人口結構的改變,加上科技股相對評價具吸引力,且受惠于海外盈余匯回法案,因此長期看好科技產業。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亞洲市場在全球市場景氣復甦下,出口表現相對強勢,產業方面,關注消費升級、新能源汽車、大藍籌等與科技相關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