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核集團研究院院長郝志堅23日表示,中廣核研究院目前已完成20余種核電機器人的研制,已實現超過10億元的供貨業績,多款產品成功應用于防城港、陽江、紅沿河、大亞灣等核電基地。
郝志堅是在23日于北京舉行的“中廣核2018年度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隨著核電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公眾對核安全的高度關注,利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解決核電站特殊環境下的日常檢修、事故處理等復雜操作已成為全球發展的熱點。
據郝志堅介紹,中國廣核集團是較早涉足核電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供貨的企業,中廣核研究院作為研發主體,圍繞核電現場設備檢測、維修、故障處理等需求,研發了一系列服務于核電站現場的特種機器人。目前核電機器人產品涵蓋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堆內構件檢修、核燃料組件操作及檢測修復、蒸發器視頻檢查及堵板操作、高危區域探查與作業、取水隧洞海生物監測及清理、核應急救災等多個領域。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核電機器人的技術和市場優勢,探索核電機器人向民用市場領域的應用拓展,將核電機器人優秀成果推廣到民用特種行業。”郝志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