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洋山四期碼頭正式開港運行,前幾天,這里進行了最后的設備調試。記者來到洋山四期碼頭看到,在空無一人的碼頭上,無人駕駛的自動引導車(AGV)來回穿梭運送集裝箱,橋吊、軌道吊精準地裝卸集裝箱。
據了解,在洋山四期碼頭,初期將有100臺智能設備投入生產,其中包括50臺自動引導車、10臺橋吊和40臺軌道吊。
根據規劃,洋山四期碼頭最終將配置130臺自動引導車、26臺橋吊和120臺軌道吊。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設備,如今都被智能設備代替,按照系統指令,自動執行生產任務。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副總經理羅勛杰表示,港口的運行是自動化裝卸,智能化生產。所謂自動化裝卸,就是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無人化。所謂智能化生產,就是我們在后臺提供很多數據,船公司、客戶以及相關口岸機構進行有效溝通和協調,在后臺把所有指令、信息收集起來,整理好了輸入計算機系統,然后由智能系統變成一個個作業指令,發送給所有的現場作業的設備。現場的設備在無人的情況下,實現了有效的、高效的、安全的自動化運行。
開港前的洋山港四期。人民日報記者 屠知力 攝
據了解,在洋山四期碼頭,不論是碼頭上的智能設備,還是像“大腦”一樣的智能控制系統,都是中國企業自主研制的。經過18個月的緊張調試,這里終于實現了設備與系統的完美融合,工作人員只要在中控塔里就能夠輕松管理整個碼頭的運行。
除了智能,洋山四期碼頭也是一座綠色環保的新型碼頭。碼頭所有設備都是電力驅動,實現了零排放,靠泊的船只也都采用了岸基供電,避免了柴油機運行產生的排氣污染。
洋山港四期碼頭全景
未來,洋山港所在的上海港,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標準箱,這將是美國所有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而這僅僅是中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一。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國已經包攬了七席。
據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了解,全自動化碼頭所用的岸橋、軌道吊和AGV,由“振華重工自主研發制造。與此同時,振華還開發了設備控制系統。以洋山四期為標志,振華逐步從賣硬件轉向賣軟件、從賣設備轉向賣系統。
整個項目的生產調度,由上港集團自主開發的碼頭操作系統來承擔。如此一來,碼頭運行的“神經”和“大腦”,均實現了國產化,這是洋山四期特別令人自豪的地方。
寧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個九億噸大港。
內河第一大港蘇州港,江海河聯運讓這里的內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
海岸線的南端,廣州、深圳與香港三個國際深水良港緊緊相連。它們手挽著手,為珠三角數以百萬計的工廠助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天津港,中國北方的港口群,也在壯大。這里有全球航道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第一大港。
秦皇島港,這里有全球最大的煤炭碼頭。
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有全球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
青島港原油碼頭,還有全球一流的45萬噸級原油碼頭。
總之,港口自動化已成為一個趨勢!港口重載AGV機器人是市場爆發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