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報道,5月16日,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在寧波余姚開幕。從會上獲悉,目前相關部門正組織調研我國機器人產業,未來將出臺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政策,目前20億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引導基金業已到位。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產業將邁向中高端。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三至五年,機器人市場機會將集中在計算和感知領域,家庭護理等服務型機器人也是下一個拓展空間。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逐步推進,工業機器人這一“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已成為制造業最火熱的投資領域,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我國機器人技術和行業的發展正逐步走向成熟。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經達到7.24萬臺,同比增長了34.3%。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將更理性和專業,產業規模將穩步擴大。
據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超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屆時,新一代機器人信息技術將取得突破,有望培養出2到3家年產萬臺以上、產業規模超過百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并打造出5到8個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
事實上,為促進我國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工信部等部委陸續出臺一系列后續產業發展促進措施。4月6日,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要求,五年內形成我國自己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根據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階段相關產業促進政策將著手解決兩大關鍵問題:一是推進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發展;二是規范市場秩序,防止機器人產業無序發展。
另外,為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下一階段我國還將展開四大應用示范工程,包括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研制及應用示范工程、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工程、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究及示范工程以及機器人人才培養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