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近期開展了一項很有意思的調查,對全球互聯網上訪問量最大的十個網站之一——Twitter,進行了機器人用戶調查,通過Twitter內容、Twitter帖子表達的情緒、使用的網絡模式以及用戶活躍的時間段等六大類下的1150種特征進行追蹤。令人震驚的是,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機器人用戶占總活躍用戶數達15%!即有2400萬機器人用戶。
對于社交網絡,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躍用戶數)和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用戶數)一直被行業采納用以衡量社交網絡實際規模的衡量標準。但大多數公司對活躍用戶的定義都設定了不同的標準。如Facebook的活躍用戶定義為登錄用戶,即便沒有打開Facebook而只是通過第三方應用分享鏈接也計入活躍用戶的統計范圍。而Twitter在統計單月活躍用戶時亦有類似的計算方式。而微信、QQ則是通過用戶當月是否有發送消息、更新動態定義活躍用戶。
月活躍用戶數逐漸成為社交網站的核心考量標準,廣告主在作投放渠道對比分析時也主要依靠月活躍用戶數指標。當大家沉迷于使用不同的定義去刷新活躍用戶數時,該項研究結果的及時發聲,讓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待活躍用戶,盲目的追求AU,并不是一個合理的衡量指標,畢竟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普及,機器人用戶已占據了相應的比例。也許你在Twitter上新收到的“點贊”、“轉發”、“關注”等互動就來自機器人。機器人賬戶不僅能發出自然災害警告,還能對客戶服務觀點進行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