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下游最終用戶可以按照行業分為:汽車工業,一般工業。一般工業中又可以分為食品飲料,石化,金屬加工,醫藥,3C,塑料,白家電等等。
按照 IFR 的統計結果,汽車及零部件在機器人的銷售中占比最高。其次是電子、金屬、塑料石化等。

對比機器人密度,中國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為 281,而非汽車行業僅為 14。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為臺灣的 1/2,德國的 1/4。但中國非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為臺灣的 1/9,德國的 1/11。故非汽車行業的潛能巨大。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自動化程度已經比較高。大部分外資整車廠商的生產線標準及機器人選型是全球統一的。國產機器人難有機會。而在目前國產機器人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國產整車廠也不敢貿然使用國產機器人完成重要工位的自動化操作。
對比汽車行業與非汽車行業的機器人銷售增長率,非汽車行業的增長率 2013 年超過 80%。機器人下游最終用戶可以按照行業分為:汽車工業,一般工業。一般工業中又可以分為食品飲料,石化,金屬加工,醫藥,3C,塑料,白家電等等。
按照 IFR 的統計結果,汽車及零部件在機器人的銷售中占比最高。其次是電子、金屬、塑料石化等。
對比機器人密度,中國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為 281,而非汽車行業僅為 14。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為臺灣的 1/2,德國的 1/4。但中國非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為臺灣的 1/9,德國的 1/11。故非汽車行業的潛能巨大。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自動化程度已經比較高。大部分外資整車廠商的生產線標準及機器人選型是全球統一的。國產機器人難有機會。而在目前國產機器人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國產整車廠也不敢貿然使用國產機器人完成重要工位的自動化操作。
對比汽車行業與非汽車行業的機器人銷售增長率,非汽車行業的增長率 2013 年超過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