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無人機明星企業Lily的用戶沒有等來產品發貨的通知,而是收到了一封主題為“旅程的結束”(End of our journey)的電子郵件,郵件中提到公司將關閉,并在60天內退回眾籌款項。就在一年前,Lily剛剛獲得美國CES的“最具創新產品獎”。
此前1月9日,全球排名前三的無人機制造商Parrot宣布,將會裁掉無人機項目三分之一的員工,約290人。國內的零度智控則在2016年底宣布裁員134人,約占員工總人數的25%。另一家廠商億航裁員約70人,約占員工總人數20%。美國的無人機老大3D Robotics更是直接退出了無人機硬件市場。
從2016年至今,伴隨資本寒冬的襲來,無人機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無人機公司紛紛陷入裁員風波。3D Robotics聯合創始人兼CEO克里斯·安德森對媒體稱,“除了大疆,大家都是輸家?!?br /> 黑科技光環的破滅
2015年5月,一款名為Lily的無人機突然在全球科技圈爆紅。該公司發布的視頻顯示,一架無人機被人從岸邊直接拋到水中,隨即在三秒鐘內完成起飛。該無人機還能實現掌上降落、跟隨拍攝、揮手拍照、自動避障等等黑科技。
Lily無人機向業界宣稱,無論用戶在走路、奔跑或者滑雪時,Lily無人機都能實現自動跟隨拍攝,充當用戶移動的“自拍桿”。這個理念震驚了當時的無人機市場。彼時,大疆無人機剛剛發布精靈3,其最大的亮點不過是可拍攝4K視頻,其高級版的售價約999美元。
Lily無人機的預售價只有499美元(隨后漲到800美元)。到2015年底,Lily預售訂單已經超過了6萬多部,獲得了3400萬美元的預售營收。在2016年1月的消費電子展CES上,Lily無人機獲得了最具創新產品的獎項,并被《華爾街日報》評為當年最值得期待的消費電子產品。
然而到2017年1月12日,Lily無人機突然向參與預售的用戶發出郵件:因資金短缺無法完成無人機的制造和發貨,Lily宣布倒閉。從橫空出世到宣布倒閉,Lily的用戶們沒有收到一架正式商用的無人機。
Lily無人機分別在2015年12月、2016年2月、2016年8月接連發生三起跳票事件。三次跳票的原因,源于視頻宣傳的黑科技難以實現,或者能夠實現但效果不佳。
2015年12月,Lily第一次跳票時,就傳出了其最大亮點“拋飛”功能不穩定的消息。有媒體稱其試飛Lily無人機“拋飛”功能時失敗。
2016年2月,Lily第二次跳票,原因不明。有消息稱試用機跟拍時圖像不穩。到2016年4月,大疆則發布了精靈4,并實現了Lily此前宣稱的自動避障功能。
2016年8月,Lily第三次跳票。一位Lily內部員工對媒體稱,原因很簡單,為了實現視頻中宣傳的那些黑科技,公司消耗了大量資金,到最后沒錢了。
大疆的競爭無處不在
與Lily的境遇相似,2016年夏天,GoPro公司的無人機由于斷電問題而不得不宣布召回。業界巨頭3D Robotics公司的消費級無人機旗艦產品夭折、宣布退出無人機硬件市場,將業務重點轉向企業應用。2016年底,國內的零度、億航等知名無人機公司紛紛宣布裁員。2017年1月9日,全球排名前三的法國電子公司Parrot也宣布無人機部門裁員三分之一。
其中,3D Robotics一度是大疆在北美最大的競爭對手。當年,他們生產的擁有萬向節和GoPro攝像頭的Solo價格超過1700美元,可以與其媲美的大疆精靈3專業版套裝售價僅為1300美元。到了2016年,配備萬向節、攝像頭的精靈無人機價格降到了1000美元。擁有供應鏈優勢的大疆幾乎在價格上把3D Robotics逼上了絕路,克里斯·安德森對媒體表示,“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哪個市場出現過這樣的降價。”
宣布裁員的Parrot在其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中提到,9000萬美元的銷售額低于此前1.06億美元的目標,同時面臨大疆消費無人機的強力沖擊,需要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企業無人機做得牛,其實只有大疆一家牛,它可以覆蓋很多需求,消費級、航拍專業等等。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大疆占深圳海關無人機出口的95%以上。
2016年年底,大疆宣布預計年銷售額將過百億,同比增長60%,占據了70%以上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
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了大疆的戰略打法,它的產品既有攻擊行為也有防御行為,“你直接跟我拼競品,肯定拼不過我,另一方面我也做好了別的廠商跟我打差異化的準備。大疆的Mavic一出來就秒殺了零度的Dobby,大疆已經想到了零度會去打便攜性這個痛點?!?br /> 資本催熟的企業有風險
由于無人機市場的火爆,在2015年至2016年,大批VC催生了許多無人機創業者。
創源投資CEO王笑對媒體表示,一家成功的消費級無人機公司,需要完美的機器視覺和圖像捕捉軟件技術,完美的無人機平衡和控制技術,完美的防水制程、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批量生產控制和大量的資本支持。
很多創業公司則低估了技術完善所需要的時間和資金,這導致延遲發貨在無人機行業是個很常見的現象。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無人機公司在接受投資的時候往往會簽署對賭協議,雙方會約定產品交貨期,VC希望提前交貨、盡早看到市場反響,提早看到收益。很多公司為了獲得融資,就只能妥協接受協議,想著逼一下研發,趕一下進度或許也能完成。實際上,無人機是非常復雜的產品,有的企業迫于無奈把并不是很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得到的反饋可想而知。
該人士還表示,他并不認為被資本追逐是件好事,“很多時候是打亂了節奏,原有的理性、科學的研發進度會被打亂,就要出問題了?!?br /> 這種問題存在一定共性。張洋在2015年加入臻迪擔任技術總監兼任銷售,此前他一直從事測繪行業。在他看來,“國內的無人機圈子特別小,通過兩個人一定能找到第三個人,不管他是誰,只要他在這個圈子里。我估計這個市場不到千萬人的體量,專業級的更少了,每個城市也就那一批?!?br /> 轉向行業級市場
消費級市場受挫后,不少無人機公司轉而開辟行業級市場。農業、安防、電力、測繪、影視、物流等行業都涌現出對無人機的需求。Parrot表示將結合自身優勢開始向行業傾斜,包括測繪、監控、農業和電力巡線。
不久前,張洋開始接觸林業的客戶,他向記者展示的PPT里面包含諸多林業客戶的需求。隨著研究的深入,張洋意識到除了他以前所在的測繪行業外,其他那些看似痛點很明確的需求往往都是偽需求,或者說是補充需求?!氨热缯f林業有防火需求,旋翼行業級無人機能飛40分鐘,速度是15米/s,那能飛多遠,一個林區的面積又有多大?旋翼結合固定翼的話,飛行時長會變長,但是成本也就上去了,林業的預算又普遍不高,同時飛機不能采用油動,萬一掉下去會引發火災,只能用電動,電動又意味著飛行時間短,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br /> 從近期無人機的宣傳口徑上來看,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強調自己不是無人機公司,而是機器人公司,有意識地向人工智能靠攏。對于無人機廠商來說,他們需要講一個更大的故事來獲得融資。
資本催熟,機器人行業第一個迎來洗牌的竟然是它!
發布時間: 2017-01-18 09:01:41 來源:
核心提示: 1月12日,無人機明星企業Lily的用戶沒有等來產品發貨的通知,而是收到了一封主題為“旅程的結束”(End of our journey)的電子郵件,郵件中提到公司將關閉,并在60天內退回眾籌款項。就在一年前,Lily剛剛獲得美國CES的“最具創新產品獎”。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