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舉辦的“2016 杭州 云棲大會 ”在杭州云棲小鎮舉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演講時提出,未來30年社會發展將出現5個新趨勢——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
南江機器人為菜鳥網絡定制的智能移動機器人在大會上首次亮相,助力打造適合中國企業的“智能倉”。
智能倉
馬云: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物流公司的本質不僅是誰比誰做得更快,物流的本質是真正消滅庫存,讓庫存管理得更好,讓企業庫存降到零,只有這個目的,才能真正達到所有物流真正的本質。
美國貝恩公司預測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將達10萬億元,是現在的2.5倍,五年內物流壓力與日俱增——僅現在,雙11等電商大節,送貨速度卡殼,用戶體驗頻頻爆雷。早在兩三年前,國內外電商巨頭已加緊布局倉儲和物流的無人化、智能化。
創新,除了“AlphaGo”這樣的“高材生”,也有云棲大會上“智能倉”這樣的“實干家”,讓每一個人受益。倉庫智能化運行除了為企業節省的時間和開支,也將體現在用戶購物車里每一件商品上。
按需定制
馬云:過去一百年,高科技的發展,技術的發展,讓人類的眼睛向外看,因此我們到了月亮,看到了火星,我們永遠希望知道自己要什么。未來的三十年,我們是智慧驅動,智慧驅動是內向驅動,人類學會向內看,才明白什么是我不要的東西。
過去二三十年,制造講究規模化、標準化,未來三十年制造講究智慧化、個性化和定制化,如果不從個性化和定制化著手,任何制造業一定會被摧毀。原來B2C的制造模式將會徹底走向C2B的改造,也就是按需定制。
南江機器人的智能解決方案,滿足“按需定制”生產線的柔性需求。
新制造的誕生,將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原來以規模化和標準化制造的一些行業產生方方面面的沖擊,遠超現在的想象。亞馬遜以7.75億美元收購KIVA SYSTEM,京東大力研發無人機——然而物流成本占到中國制造業總成本的15%—20%的現狀下,中國企業需要適合自己的智慧物流系統。
發展智能物流需要兼顧效率和成本之間的平衡,效率上趕超先進,成本上人人用得起,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物流的智能化。“生產一款讓中國物流公司都用得起的倉內機器人,把效率和成本進行有機的結合,是菜鳥一直在做的事。”——菜鳥網絡CEO童文紅
打造“智能倉”,目的在于幫助物流企業,用最低的成本,享受最好的標準,接入一張最高效的網絡。
想象力
“這么大的掃地機器人!”某觀眾驚呼。南江機器人的智能移動機器人已進駐多家世界級工廠,較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還不為人們所熟悉。
馬云:過去的機器是人類的工具,未來的機器是人類的合作伙伴,我們學會和機器一起工作。未來的機器比你聰明的時候,不要沮喪,我們比機器更厲害的是我們對文化的把握,對愿景的思考,并且,想象力是人類巨大的機會所在。
第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攜Angel參加今年6月菜鳥網絡舉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
云棲大會上雖然只有一臺智能移動機器人,依然吸引了很多關注。對著它,人們饒有興趣地想象很多臺機器人跑來跑去的情景,認識個頭小小、卻能自主搬運300公斤貨物的“新伙伴”。
想象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想到,才有可能做到。“智慧物流”現在是個熱詞,但它不會僅停留于概念,將隨著“智能倉”和智能移動機器人,走進中國企業的倉庫,讓“人人用得起的智慧物流系統”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