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三年成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中,機器人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是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關鍵支撐裝備。
本次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35.5%的速度增長,2015年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到6.8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超過1/4,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31.3%,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不過,工信部有關專家表示,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開始出現急功近利的傾向。2016年初工信部對全國機器人產業進行了摸底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涉及機器人生產及集成應用的企業有800余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但大部分企業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產品主要集中在三軸、四軸的中低端機器人。
另外,雖然企業數量眾多,但就規模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來看,國內機器人企業與國際同行相比差距依舊明顯。2015年,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銷量約為2.2萬臺,占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總銷量的32.5%,僅相當于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中一家企業的年銷量。從具體銷售情況來看,在中國多關節機器人和平面多關節機器人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比高達84.9%和73.5%。
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已組建
據了解,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的總體部署,解決機器人標準缺失、滯后、系統性不足等問題,結合《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主導思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聯合制定了《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6年版)》和《中國機器人標準化白皮書》。
其中,《中國機器人標準化白皮書》對機器人的發展現狀、標準化工作進展、標準體系的建設和標準化工作的建議進行了梳理;《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6年版)》梳理了中國目前的機器人相關標準,并構建了中國標準的體系模型、結構和框架,并制定了相關的組織實施方案。這兩個文件的出臺將指導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機器人標準化工作。
上海市經信委透露,為進一步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2016年5月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認監委、國標委的領導下,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發起組建了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該聯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并完善以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為代表的機器人檢驗與認證機構,推動建立機器人第三方評價和認證體系,開展機器人整機及關鍵功能零部件的檢測和認證工作,完善認證監管體系,同時研究制定機器人認證采信制度。
“作為即將召開的論壇的重要主題之一,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高峰論壇召開期間將向國際社會發布中國的機器人檢測認證標志,并為首批工業機器人、家用/商用服務機器人等機器人產品獲證企業頒發認證證書。”上海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
在本次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蔡榮華副司長表示,政府將規范引導、搭建平臺,鼓勵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開展機器人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檢測認證工作,完善認證監管體系。為了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對非專業人員使用、走進千家萬戶的服務機器人,其安全性認證經過主管部門論證后,可能實行強制性認證。總的來說,轉變用審批來規范產業發展的舊模式,鼓勵第三方檢測認證,發揮其在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讓檢測數據來說話,讓市場監督來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