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 潘鳳儀
未來傳統型工廠會逐漸減少,機器人工廠或者智能化工廠會逐步出現并成為主流
目前東莞首個“無人工廠”誕生,每天60臺機器手正不分晝夜打磨一個個手機中框結構件。廣東長盈總經理任項生表示,機械手可以連續不間斷生產,產出率高,且一致性好,品質有保障,“過去一個打磨工需要1分多鐘才能完成打磨,而且還不能確保打磨質量”。傳統手工打磨拋光需要650人,現在60人就夠了,而未來的目標將人工降至20人以內”。
隨著機器人越來越多地進入人類場所,大家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持有不同觀點。有的人認為:機器人創造了財富,國人應該早點學會享受;有的人則認為機器人的成本低,不需要五險,吃住,不會跳樓,深得企業喜愛,最終將導致90%以上的普通工人面臨失業。
從矛盾的哲學觀來深究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待
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普遍存在。一方面來看:工業機器人帶動了經濟的新一輪發展,我們應該抱有更多的期許,期望科技帶給我們更多新鮮驚喜的生活,與其憂心忡忡,不如正面迎接這個時代帶給我們這些不一般的沖擊。
另一方面:在矛盾中我們也應該對此引起深刻的反思,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自強不息,努力發展我國的各種高科技,同時要掌握這種高科技。一來,是防止國內對國外高科技產品的依賴性,二來是以備某天機器人完全代替人類,我們也能有一技之長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