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自機器人實驗室里,安防機器人在跟著技術員的指示不斷做出各種動作,問答、巡視、送貨,十分嫻熟。它已經在國自機器人實驗室里學習了一年多,如今終于有了上崗試身手的機會。
據了解,這臺安防機器人將在今年6月份進入某高科技創業園,正式上崗。往后,國自機器人還將陸續在該園區投入各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在國自機器人的規劃中,這個項目被定義為“機器人社區”。
何為機器人社區?在國自機器人總經理鄭洪波的藍圖中,在園區內布置安防機器人和送貨、清潔等多種服務型機器人,讓機器人代勞原來物業人員的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機器人社區的保安、快遞員都將由機器人來擔任。未來,還將把服務機器人送進居民家。
近來,機器人進入服務崗位的消息頻傳,隨著智能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機器人的功能越來越多,機器人的服務崗位也漸漸從公共服務領域走向社區、家庭。
國自機器人將建首個機器人社區?
今年3月,在萬科星空樓盤示范區的開放現場,兩臺出自國自機器人公司機器人擔起售樓、講解的重擔,引發不少關注。雖然個頭只有一米多,但是這兩臺機器人機智靈活,硬是撐起了整個售樓服務的流程。事實上,這次亮相只是小試牛刀,國自機器人在下一盤大棋。就在今年,國自機器人將建“機器人社區”。
智能服務機器人走進服務業如今已不稀罕,不少人都曾在餐廳、酒店等地方感受過機器人的服務。但是,“機器人社區”的概念目前在國內還鮮有耳聞。那么,杭州真能建成這或具首創意義的機器人社區嗎?
作為機器人領域摸爬滾打了10年的“老江湖”,鄭洪波對機器人社區這個項目,仍是滿心期待。原來,早在一年前,他的機器人團隊就已經有了“機器人社區”的愿景。在他看來,讓機器人服務于社區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
“今年6月,第一臺安防機器人入駐某高科技創業園,之后還將陸續在園區內布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讓機器人在某個固定區域內服務,并統一調度實現機器人之間互相協調、為人類提供各類服務,這就是機器人社區的雛形?!编嵑椴ㄕf,與其將其視為創舉,不如把它看作是機器人的一次概念化應用,就像概念車,雖然有點超前,但是終會普及開來。
走進社區的機器人能做些什么?
智能機器人已經離生活越來越近,餐廳、酒店甚至政府辦事大廳都能看到機器人忙碌的身影。那么,請設想,一臺臺機器人在自家樓下奔忙,該是怎樣一副圖景呢?在機器人社區內,機器人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國自機器人市場經理陳蔚儀介紹說,機器人社區目前將重點布置安防機器人和送貨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將承擔保安的角色,協助甚至代替保安員進行日常接待、安保和巡邏工作。機器人可利用人臉識別功能準確辨認業主,同時它還可以在小區內巡邏,機器人雖然沒有人眼,但是它攜帶360°全景相機和紅外線傳感器作為它的眼睛,比人眼還精。
“即使有人躲進草叢,機器人也能瞬間識別,并捕捉此人的相貌、行為特征,判斷出此人是否具有危險性,如果有危險,機器人會馬上向值班保安員匯報。”陳蔚儀說:“小區內的快遞包裹也由機器人送貨上門,這大大增加了社區環境的安全性。此外,機器人還包含空氣檢測功能,每天早上問一句,機器人就能告訴你空氣中飄著的是霧還是霾?!?/p>
據了解,杭州已有工業、服務、專用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近30家,不少傳統工業機器人企業也開始研發智能服務機器人。
陳蔚儀表示,未來將有更多功能化的家用機器人走進家庭,除了完成日常安保、清潔工作,還能提供學科教育,給孩子講課,還能照料老人的起居,扶老人下樓梯。對于這一目標,陳蔚儀認為,眼下已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未來5年內就可以實現。
未來會有更多的機器人社區嗎?
今年2月,《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新建小區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曾有專家解讀道,這一意見的實施將使物管行業將面臨洗牌,智能社區和智能安保將是未來的重點。某種意義上說,機器人社區無疑是智能社區的一種展現。
那么,未來“機器人社區”是會被廣泛接受呢,還是曇花一現?
浙江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一位研究員表示,技術上說,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環境,機器人完全可以應付,但是如果區域環境過于復雜,那可能會影響機器人的服務體驗。另外,要想進入社區,成本需要考量。在他看來,機器人社區要想普及,一臺機器人的使用成本,至少得跟當下一名保安的雇傭成本相持平。
據了解,物業公司一名保安的用工成本(工資、福利、培訓等支出總和)每年10萬元左右,而當下一臺功能完備的安防機器人要數十萬元。目前來看,機器人使用成本有點高,但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未來機器人的成本還有大幅下降的空間,而且就在這兩年。
“對于小區而言,一個保安崗就需要3個值班保安,而在機器人社區內,只需要一名保安,其他工作完全可以由機器人代勞?!标愇祪x認為,機器人的高效率也是降低成本的隱性因素。
對此,鄭洪波也表示,“不久的將來機器人一定會成為手機、汽車一樣貼近人類生活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