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研發科技產品不是什么新鮮事。耐克在鞋底里安裝了運動芯片,阿迪最近還發布了智能賽車服,而幾乎所有的運動品牌都已布局了可穿戴設備,并且將健康管理挪到手機上,讓我們能追蹤和監測日常的身體狀況。現在德國運動品牌彪馬
BeatBot一推出就被網友吐槽,說它的外形像裝了輪子的鞋盒。不過,它比鞋盒要更智能,除了能夠自動駕駛之外,它還能直線跟蹤奔跑的運動員。
跑步者需要在手機中安裝配套App,并設置跑步的時長和距離。當然,你可以將BeatBot設置成自己的速度水平,或者對手的速度,甚至是牙買加短跑飛人尤塞恩·博爾特(UsainBolt)2009年打破100米世界紀錄時的速度。然后,將機器人放在同一起跑線上,準備起跑。
BeatBot內部有九個紅外線傳感器,能保證在跑動過程中同時測量跑步者的速度和距離。同時后臺能進行每秒100次的數據處理,并調整輪子以保持直線追蹤。BeatBot上還裝有LED燈,跑步者能用余光掃到“競爭對手”。前部和后部的GoPro攝像機,能夠記錄跑步人的成績。運動員在訓練時能夠把BeatBot作為一個實物目標來激勵自己。
BeatBot的結構組成圖片來源:網絡
有意思的是,這款專業級別又有科技感的鞋盒居然是紐約的創意機構智威湯遜和PUMA共同創造出來的作品。為了推廣BeatBot,PUMA還請來了博爾特拍攝宣傳片。智威湯遜的創意總監FlorentImbert認為,BeatBot的作用顯而易。“我們發現了無數的證據表明,競爭是能夠提高比賽水平的。即使碼表能夠記錄成績,但仍然不如一個實體目標來得更有效。”
為了讓設計和科技結合得更融洽,智威湯遜嘗試過8種設計方案。“幾乎考慮了機器人的方方面面,從車的重量到硬件和隨動系統的距離。我們甚至咨詢了NASA的機器人工程師和麻省理工的專家們。”Imbert說。
熱愛跑步的人可能會喜歡BeatBot,不過普通人還沒有辦法用到。目前它只開放給PUMA贊助的運動員和球隊,這讓它的品牌形象聽起來更專業了。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BeatBot像是一個巧妙地營銷工具,目的是塑造PUMA科技感的品牌形象,而且它的確是由廣告公司操刀制作。如果真是營銷手段,它或許暗示了某種趨勢:未來的創意者得變身成發明家,用實物來為品牌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