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樣子?人和機器將如何交流?人工智能又會在人們的未來生活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面對這些燒腦問題,百度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近期百度推出重量級智能交互產品“小度機器人”。
世界首個智能搜索機器人誕生
“大家好,我是小度機器人,你可以在百度搜索頁面上找到我。我會成為你的好伙伴,跟你對話聊天,幫助你找到所求,記錄你暫時沒得到滿足的需求并在找到答案后及時告訴你。我還在不停成長學習,以后會不斷帶給你驚喜,提供意想不到的服務,快來百度找我吧!” 這是小度機器人的自我介紹。也就是說,這款智能機器人會通過日常對話的形式與人類進行交流,并提供精準答案和服務。
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爆炸式膨脹,人們在尋找某些信息時常常需要多次搜索才能被滿足,比如調研一款數碼相機或者計劃一次海外旅行,用戶可能需要完成十次以上的搜索行為。而有了小度機器人后,它可以在互動溝通中準確了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依托云端強大的計算與推理能力,幫助用戶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
再比如,當用戶搜索正在熱映但互聯網上還沒有資源的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時,搜索引擎尚不能提供片源,這時候小度機器人就會記錄下這個未滿足的請求,在資源出現的時候再主動推送,就好像人們的私人搜索助理一樣。此外,小度機器人還是一個貼心、忠誠的小伙伴,當用戶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和它敞開心扉地對話聊天,緩解情緒。
不斷學習、成長,像人一樣思考
小度機器人是如何思考的呢?答案是小度擁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人類能力“:對語言的理解、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對人的理解。這三方面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小度機器人強大的“會思考的大腦”。
對語言的理解,是指小度可以讀懂人類的語言,他可以對一句話、一篇文章的語義深刻理解,結合上下文推斷語言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這些都是基于分詞、語義分析、上下文理解、篇章理解等核心的NLP技術,也正是百度一直在儲備的、業內領先的核心技術。有了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小度還需要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目前百度已經在龐大的互聯網上挖掘了千億級別的知識數據,加上百度海量的網頁搜索資源,小度機器人在這些數據基礎上進行知識的計算與推理,便擁有了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當然,理解語言、懂得利用知識,這些也還是不夠的,小度還需要有一個使自己更加有“人味兒”的能力——通過用戶建模增強對用戶的個性化理解,再通過情感分析技術感受人們表達的情感、情緒。
與Siri、Cortana等人工智能產品不同,小度機器人不僅可以與人對話,他更有強大的搜索能力,因而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在用戶與小度機器人的對話過程中,他會不斷地根據用戶的談話內容修改搜索主題,就像“哆啦A夢”一樣有個智能的“口袋”,隨時幫助用戶更加準確地找到所求。
我們看看小度機器人的這些能力應用在幫助用戶高考填志愿場景時的情況,當用戶向小度機器人咨詢高考相關內容,在對話框中直接就可以看到精準的報考信息和挑選好的內容。如高考考生在百度搜索“清華大學理科分數線”時,小度機器人會主動詢問考生所處省市、文科理科等,他獲得答案后,會自動搜索百度教育知識庫,顯示清華大學3年來在當地的分數線。對考生來說,小度機器人不僅能使得使用者節省了搜集、篩選信息的時間成本,也能提供專業性參考。
未來的智能化搜索
據了解,百度已為小度機器人提交了多項專利申請,通過保護知識產權,提升以專利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除了高考這一場景外,小度機器人還將通過對話交流向人們提供方方面面的資訊和服務。
目前,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結合正處在一個爆發臨界點上,智能交互式搜索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搜索引擎也許將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提供如此巨量的信息,而是只返回給用戶最為需要的內容,交互式搜索將成為搜索引擎的主要工作形態之一。除滿足搜索需求外,智能交互式搜索還將在與用戶的不斷交流中,增加對用戶個人的理解,進而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為用戶提供貼心、全面、精準的個性化服務,比如推薦適合用戶口味的餐廳、喜愛的電影類型,甚至為用戶定制規劃長假出行路線……伴隨著人機之間交互方式的日益自然化,未來還存在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