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科技新聞網
近期,碧桂園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6月,碧桂園實現營收1849.6億元,同比下滑8.4%;實現凈利潤219.3億元,同比下降約5%。營收凈利下滑的同時,碧桂園凈借貸比例重返高點。
總借貸3420億 一年內近700億待還
中期報告發布當日,碧桂園股價跌幅達2.3%。
摩根大通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對碧桂園業績的反應輕微負面,因該公司派息下降和負債輕微增加。
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碧桂園總借貸金額3420億元,該公司凈借貸比率升至58.1%,2019年12月,其凈借貸比率僅為46.3%,為碧桂園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
凈借貸比率重返高位的同時,碧桂園總負債也進一步突破天花板。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碧桂園流動負債1.45萬億元,非流動負債2742.8億元,總負債1.73億元,相比2019年12月末的1.69萬億,凈增加400億,資產負債率87.82%維持在高位。
機器人業務受困 運營公司抵押資產
房地產、機器人、農業,是楊國強給碧桂園規劃的三駕馬車。
2020年中報顯示,備受楊國強期待的機器人業務,仍未實現突圍。數據顯示,碧桂園包括機器人制造、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和酒店經營等業務在內的資產,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7.89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8.69億元,下降4.3%。
碧桂園主要收入還是來自房地產銷售,2020年上半年,其97.3%收入來自房產銷售,2019年同期這一比例為97.4%,變動僅有0.1個百分點,幾可忽略不計。
楊國強對機器人寄予厚望。在此前的2018年9月,楊國強曾明確表態,未來五年,碧桂園將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尤其是建筑機器人領域。
據媒體報道,2019年下半年,碧桂園內部員工曾對媒體透露,去工地測試的十幾款機器人根本沒經過打磨,基本全都出現問題,上過央視新聞的墻紙鋪貼機器人、地面鋪貼機器人也沒能經過允許測試,已經全部撤回。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碧桂園中報側面披露了建筑機器人的進展。中報表示,碧桂園現有在研機器人50款,其中35款投放工地測試,2020年以來,部分建筑機器人僅在順德和陽江等項目上使用。
而截至2019年末,碧桂園整體項目數量多達2536個,由此可見,其建筑機器人的使用仍在起步階段,占比微乎其微。
值得一提的是,楊國強豪言800億投入的機器人業務,卻不得不抵押資產融資。2020年3月,碧桂園旗下機器人業務的運營主體——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進行一項動產抵押,抵押名下多項生產設備,抵押權人為廣東粵財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金額15億元,抵押日期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4年3月31日。
在此前,已有媒體報道稱,自稱是博智林前員工的網友透露,“楊國強所謂的800億投資可能只有二三十億到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