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一直以來都是時代的忠實記錄者。如果我們站在萬米高空俯瞰中國,物流就像是土地的血脈。商品從重要的城市聚集起來,再由物流系統輸送到中國的每個角落。
這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業,物流商品的變化,背后承載的是人們日漸富足的生活;物流形態的轉變,是這個國家日漸成長的科技、商業氛圍的見證。
心怡科技,你或許不知道它的名字,但你一定享受過它的服務。它是天貓雙十一順暢運轉的“幕后功臣”、阿里天貓核心物流供應商。每年的11月11日零點,天量訂單涌入天貓后臺,而作為這些訂單的實際執行者,心怡科技必須保證每個訂單都妥善處理,并以更快的速度發出。
天貓全網銷售額屢創新高,2019年更高達4101億元,如何落地需要物流企業的內部協同,涉及物流系統、人員補給等諸多方面。自心怡科技承接天貓業務以后,創造了連續多年天量訂單而不崩潰的物流行業奇跡。
當人的能力窮盡之時,傳統物流行業就會走向終點。作為心怡科技的創始人,邢瑋深耕物流行業超16年,對技術變革物流行業抱有異常篤定的態度。“未來的物流公司一定是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
在邢瑋看來,“任何行業,不會變革的命運就是走向消亡”。
心怡科技,中國電商物流源起
時代與企業的命運,是相互成就的。
時間倒回到20年前,在剛剛進入千禧年的中國人看來,使用直銷產品還是一件新鮮事。邢瑋看到了在中國市場快速擴張的直銷品牌,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心怡科技成立于2004年10月28日,在獲得雅芳、安利的認可后,玫凱琳、無限極、完美等傳統直銷企業相繼成為心怡科技的客戶。經歷幾年的成長,心怡科技逐漸成為第三方直銷物流企業的領頭羊。
成為領頭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心怡科技團隊穩定在幾百人,公司收入穩定在億元左右。這種穩定性反而讓邢瑋感到不安,他不知道這種安逸的狀態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如果將來直銷市場萎縮了,下一步在哪里?
站在2020年的角度回望心怡科技的選擇,做電商物流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在當時看來,移動端電商還處在相對起步階段,格局、玩法,一切的前途未來都還不明晰。
讓一家經營多年的企業整體轉型電商物流,后來還把總部從廣州搬到離電商生態更近的杭州,這一切的選擇都需要當年的邢瑋擁有足夠的勇氣,抱定足夠的信心。
2011年,阿里巴巴派人去參觀心怡科技在雅芳的倉庫,去探尋天貓倉儲的改造計劃——當時的天貓還處在起步期,雙十一的天貓超市甚至撐不過半小時,就會因流量過大而被迫關閉。邢瑋在和天貓相關負責人交流的過程中,敏感地意識到“天貓目前的需求我們都能滿足”。
心怡科技沒猶豫。
2011年,心怡科技接手了天貓超市的倉儲業務。2012年的春節,心怡科技的技術團隊沒日沒夜的開發,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打造出了天貓超市版的倉易寶系統——當海量訂單來臨的時候,倉內的快遞員或者分揀員只要按照倉易寶的指示,就可以減少行走步數,高效地完成訂單。
2013年,阿里成立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菜鳥為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平臺服務。對接天貓超市業務的心怡科技成為菜鳥聯盟中的一員,與阿里有了更深入的合作。同年,心怡科技負責的天貓超市奉賢運營中心開倉,三年后這個倉的訂單翻了750倍。
2014年6月,心怡科技獲得來自阿里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阿里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2016年,心怡科技又獲得云鋒基金、菜鳥網絡、博睿資本的B輪億元融資。
2019年,菜鳥網絡宣布控股收購心怡科技。與阿里結緣的九年時間里,心怡科技用實力完成了阿里嚴格的考驗,從合作伙伴到親密戰友,最終成為一家人。
雙十一,電商物流鐵軍的誕生
心怡科技憑什么?
一切都是心怡人拼出來的。在剛開始和心怡科技對接時,阿里利用用戶數據對訂單量進行預測,指導心怡科技倉庫的布局,甚至包括招聘員工的人數。那時,阿里曾告訴心怡科技兩三個月后訂單量會達到一個很夸張的數字。事實證明,天貓超市電商業務的發展比想象中更迅猛。
心怡科技知道這是場硬仗。面對新興的業務形態,心怡科技迅速調整管理模式、竭盡全力鋪設人力及優化升級系統。
如果用一個數字來概括天貓超市“身后”的數據,那就是“2分鐘”。在短短120秒內,心怡科技系統接收到用戶訂單,倉庫員工即可立馬下單,分揀、包裝乃至存儲,直到最終商品“走出去”。
“2分鐘”的背后,是心怡科技由幾百人的小公司迅速擴張為幾萬人的大型公司,“每個倉庫都為當地帶去了不少的就業機會”。而到了雙十一,在心怡科技這家公司不論是管理層,還是會計、銷售,都要撲到一線的倉庫中去,為雙十一訂單高峰全力以赴。
雙十一大促期間,心怡科技的員工幾天不合眼、連軸轉的情形并不鮮見。“而這樣堅持工作都是自發的,他們始終堅持把客戶放在首位,在關鍵時點都愿意堅守現場,及時發現問題,迅速提出解決方案。”
“雙十一以來,幾萬人的現場調度,包括吃喝、行走、休息、上廁所等等問題,現場都需要統一的指揮”。這種“大陣仗”是心怡科技每年一次的必過大考,也是對心怡科技每年發展水平的檢驗。
一個經典的案例是——某一年的雙十一,心怡科技的一個倉庫本來決定規定時間給員工統一休息。但是午休的時候才發現,倉庫狹窄的員工通道根本承受不住浪涌式的員工潮,發現這個安全隱患后心怡科技的管理層緊急安排了錯峰休息制度,才避免了可能的安全事故發生。
正是在一個又一個管理細節的磨練中,心怡科技的團隊迅速成長為國內電商物流的金牌團隊,很多解決方案也被行業廣泛借鑒,成為“標準答案”,心怡科技的團隊被稱為“電商物流鐵軍”。
看到心怡科技的成長,邢瑋的神經卻一刻都不敢松懈。“幾年的時間,人們在天貓下的訂單就翻了幾千幾萬倍”,這顯然不是一個單靠人海戰術就能解決的問題。
好在心怡科技手里有另一張王牌。
倉網一體,物流開啟 “技術至上”
早在心怡科技的完美、雅芳時期,心怡科技就是以精細化的服務贏得客戶青睞,“很多事技術比人能做的更好”,因此心怡科技一直以來都有技術驅動的基因。
在心怡科技的愿景中,“倉網一體”是最終目的,實現這個理想要靠“規模化”和“技術”雙輪驅動——“不僅僅依靠規模和技術優勢,更要用低成本達成高效率”。這源于物流行業的底層商業邏輯,唯有以“規模化”和“精準”雙輪驅動,才可實現效益優化。
心怡科技在天貓客戶站穩腳跟的標志,是2012年的天貓倉易寶系統。這個系統初步幫助天貓解決了倉庫員工取貨步數優化問題——通過數學計算,告訴員工怎么撿貨最省時、省力、高效。
與傳統物流企業這幾年才往科技企業轉型不同,心怡科技從成立之初就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當初的第一版天貓倉易寶就是心怡科技的技術團隊三個月緊急攻堅的成果。長期以來,心怡科技的技術團隊都保持著幾百人的規模,“不亞于一家中大型的技術公司”。
隨著業務的不斷延伸和拓展,心怡科技打造出了支持海量SKU和高并發波峰的倉儲管理系統。另外,心怡科技還研發了TMS運輸管理系統、OMS訂單管理系統、WCS倉儲控制系統、RMS機器人管理系統、CSC客戶服務中心、BM計費系統、跨境速達報關系統、心怡科技供應鏈大數據平臺等,這些 “硬核”競爭力,使得心怡科技突圍而出。
2018年初,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A正式啟動,達成整個供應鏈的智能運營。該實驗室的啟動,標志著心怡科技成熟運營的自動化倉和無人倉項目,走在智能化物流科技研發前沿。
與此同時,心怡科技通過自主研發機器人網絡系統,與三種不同類型的5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使得天貓超市天津倉從消費者下單到貨品出庫,在1小時內完成,物流效能提升40%。
“做物流倉儲的米其林三星廚房”是心怡科技的愿景。從2011年合作以來,心怡科技、菜鳥、天貓已經緊緊地綁定在一起,心怡科技是廚房,天貓是餐廳,而菜鳥則是供應鏈。心怡科技成為了菜鳥網絡的底層技術結構,也是倉網一體邏輯的論證者。
如今走進心怡科技任何一個倉庫,你都可以看到充滿未來感的倉儲服務場景,交替縱橫的軌道遍布貨架之間,貨物都在“自己找路”完成打包封裝;AGV機器人有序穿梭在地面,倒是員工越來越少,越來越“閑”;背后的管理系統,每秒進行著指數級的計算,隨時隨地算出當前運送貨物的優化方案。
創業以來,邢瑋對于技術的判斷,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和價值。
心怡科技到怡途數科集團,放眼全球供應鏈
心怡科技自創立以來,一直在和世界各地的優秀品牌打交道。在心怡科技的發展過程中,跨境電商的地位逐漸重要了起來。
早在2013年,心怡科技就拿到了首批跨境電子商務牌照,隨后又在全球布倉,目前在1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子公司,在國內有三大保稅倉。
如此一來,在采購端心怡科技能直接通過海外子公司,快速對接海外資源。在聯系品牌方,獲取品牌直接授權和對接給國內電商平臺方面,心怡科技有非常大的優勢。
與此同時,心怡科技遍布全球的貨倉,更讓這種優勢一一落地。全球觸達能力下,心怡科技能夠從意向合作快速落地為物流渠道搭建,保證通過心怡科技的渠道,“就是能比別家快一步幫助全球正品登陸中國”。
目前,心怡科技建立了美國、意大利、韓國、荷蘭、日本六大采購中心,為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提供源產地直采、品牌授權、大宗訂單等業務。目前的授權品牌覆蓋日、韓、美、澳等100多個品牌。
這種經驗和打法,被邢瑋從心怡科技帶到了新生的“怡途數科”中去。
2019年,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并控股心怡科技。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邢瑋將在菜鳥網絡擔任高管的時候,他再一次做出了自己選擇:清零再出發。2020年8月11日,全資收購正式完成,邢瑋卸任心怡科技法定代表人,創立怡途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創業16年所積累的全球化供應鏈數據和經驗,搭建精選品類的跨境綜合供應鏈服務體系。
這次創業,和16年前的白手起家不同。“以銷定采”的模式,讓邢瑋清晰地知道什么是真正需要和受歡迎的產品,以及這些產品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在與淘寶、天貓、考拉、云集、小米有品等電商平臺的合作中,數據信息已成為邢瑋思考的底層邏輯。
目前,怡途數科集團已經擁有超過200位員工,其中絕大多數是畢業于國內外名校的技術人員。相較于之前已經擁有五萬人的大公司,邢瑋覺得管理難度降低了很多,而如何開始從頭構建技術的力量進行資源的整合與價值的轉化,成為邢瑋每天都要思考的事。環境在變,用戶的需求在升級,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從上一個成功走向下一個成功,在人、財、資源、經驗都已經具備的前提下,超越自我成為了邢瑋的新課題。
這次,邢瑋想遵循自己的內心,繼續做有影響、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心怡科技成長、成熟于時代的浪潮之中,“沒有咱們中國老百姓一單一單的天貓訂單,就沒有心怡的今天”。邢瑋也想帶著新的“怡途”,回饋浪潮中曾經幫助心怡科技成長的每一個普通人。
“我想把全球好物以更快的速度帶給咱們中國老百姓,我們中國人值得擁有更豐富、更優質的全球商品選擇”。邢瑋的新事業怡途數科,同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