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公司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從構思不當到燒錢、執行不力,建立和運營一家可持續發展的機器人公司十分具有挑戰性。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需要技術專長、團隊建設和業務敏銳度的結合。達到客戶的期望可能是最艱巨的任務。
以下是2019年倒閉的機器人公司:
Anki (2010-2019)
4月,Anki突然倒閉,震驚了機器人界。該公司籌集了近2億美元,并聲稱在2018年實現了1.18億美元的總收入。盡管如此,Anki仍然沒有盈利。
近日,據媒體報道, Anki的資產在12月被總部位于匹茲堡的edtech初創公司Digital Dream Labs收購。Digital Dream Labs創始人H. Jacob Hanchar表示,他為恢復Cozmo,Overdrive和Vector制定了宏偉的計劃。
Anki的第二次生命開始了!
Aria Insights (2008-2019)
3月,在七輪融資中籌集了超過3900萬美元之后,Aria Insights突然關閉。Aria Insights(前身為CyPhy Works)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丹佛斯,由Helen Greiner于2008年創立,后者于1990年與他人共同創立了iRobot。Greiner于2017年離開CyPhy Works,并于2018年6月被任命為CyPhy Works的顧問。
該公司主要以其持久性空中偵察和通訊(PARC)平臺而聞名,這是一種系留無人機,可為客戶提供安全的通訊和連續飛行。它嚴重依賴執法和軍事合同。
Aria Insights的知識產權和經營資產于10月被FLIR Sytsems收購。在收購時,FLIR表示將使用Aria的技術來增強其自身的系留無人機功能。
Blue Workforce (2012-2019)
4月,Blue Workforce因未能獲得足夠的資金關閉。雖然該公司一直在銷售產品,并在全球設有辦事處,但仍然不得向現實低頭。
總部位于丹麥的Blue Workforce由PrebenHj?rnet于2012年創立,它制造了Ragnar合作機器人,該機器人的設計目的是讓中小型企業負擔得起,并已用于取放作業,主要用于食品加工。
在關閉兩周后,Blue Workforce的資產被丹麥的同伴公司OnRobot收購。Hj?rnet自此成立了Open Robotica,這是一家旨在通過咨詢和共享服務幫助公司開發和采用工業自動化的初創公司。
Hease Robotics(2016-2019)
10月8日,一場大火摧毀了Hease Robotics的辦公室、生產設施和庫存。這場大火造成了超過一百萬歐元(110萬美元)的損失,Hease Robotics立即陷入破產狀態。雖然大火是最后的稻草,但勒?邁特(Le Maitre)宣布停業表明該公司需要再努力一段時間。
總部位于法國的Hease Robotics由Jade Le Maitre和Max Vallet于2016年創立,其Heasy移動機器人售貨亭在CES 2017上首次亮相。該機器人旨在在零售和酒店業環境中為客戶提供信息、娛樂和指導。
Keecker (2012-2019)
3月,Keecker倒閉了。根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Pierre Lebeau的說法,Keecker的現金用光了,因為它無法籌集額外的資金。Lebeau表示,Keecker“那里有1000多個機器人、成千上萬的用戶,并且看到了一些驚人的統計數據,例如每天使用3.5小時”
此前,Keecker在開發一種消費者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自動導航并為用戶提供娛樂、安全、通信和智能家居數據。它成立于2012年,已經籌集了超過800萬美元的資金。
Acutronic Robotics (2016-2019)
開發用于模塊化機器人設計的基于ROS的通信工具的Acutronic Robotics 于7月31日關閉。它的硬件機器人操作系統(H-ROS)是一條通訊總線,使機器人硬件能夠平穩、安全地互操作。
它正在等待融資并收到了收購建議,但未能同意其中任何一項。該公司于Acutronic Link Robotics AG收購Erle Robotics后于2016年成立。索尼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是早期投資者,因此H-ROS曾經有很多希望。
Laundroid (2015-2019)
總部位于東京的“ 七個夢想家”于4月份申請破產。它正在開發Laundroid洗衣折疊機器人,該機器人在CES上已成為主要產品。但是,其規模和成本(估計為16,500美元)是推廣該產品的主要障礙。
諸如折疊洗衣之類的雜務本來是自動化的目標,但事實證明,許多雜務太復雜而無法廉價地解決。據報道,《七個夢想家》籌集了8900萬美元,并積累了2000萬美元的債務。該公司已經與松下公司和大和房屋工業公司合作。
Reach Robotics (2013-2019)
總部位于英國布里斯托爾的消費者機器人公司Reach Robotics于2016年底推出了其MekaMon游戲機器人。MekaMon四足機器人可在物理空間中移動,同時用戶通過應用程序上的增強現實游戲與虛擬敵人作戰。Reach Robotics于2018年末推出了MekaMon的第2版。
但是在籌集了780萬美元的資金后,Reach Robotics聯合創始人Silas Adekunle在9月3日宣布該公司將關閉。Reach Robotics現金緊缺,未能找到合適的投資人。Adekunle在有關停工的公告中說:“消費機器人領域是一個固有的挑戰性領域,尤其是對于初創企業而言。”
Carbon Robotics(2014-2019)
據多家外媒報道,海外機器人公司Carbon Robotics已經進入了破產程序,并開始出售資產,包括5個已完成的、功能齊全的 KATIA 機械臂、軟件源代碼、測試設備和一系列專利。
該公司由Rosanna Myers和Dan Corkum于2014年創立,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先前的榮譽:RBR50 2016,CES最佳啟動公司入圍獎,TechCrunch硬件戰場決賽入圍者,人性化機器人決賽入圍者,最佳演示發射節獲獎者,《福布斯》雜志30歲以下,《 LDV計算機視覺峰會》冠軍,《福布斯》結識下一個愛迪生。
或許產品都各有各的亮點,也獲得外界認可,但最終真正規模化時,商業化能力卻無法支撐技術野心。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所有新技術、新愿景,最終還是要迎接商業化、規模化盈利大考。
資本催生下卻長不出翅膀,這樣倒下的公司還少嗎?(文章來源于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