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8日,韓國首爾,當地舉行韓國5G商用服務全球首發慶祝活動,韓總統文在寅出席并講話。
韓國總統文在寅日前在啟動5G服務慶祝活動上,將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工廠等行業作為5G技術應用創新效益最大的領域。
目前韓國如此重視5G網絡的發展,主要是因為他們將5G網絡視為經濟轉型的基礎。從制造業到鋼鐵業,韓國幾乎所有支柱行業都在衰退,IT是唯一的例外,韓國希望借助建設IT基礎設施,擺脫對制造業的依賴,轉向服務業。
全球5G網絡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650億美元
全球都在押注速度比現有網絡快100倍的5G將復制4G曾經帶來的突破。4G的高速網絡改變了人們叫外賣和出行的方式,并“催生”了優步和Instagram等產品。5G網絡有望幫助實現汽車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和沉浸式虛擬世界體驗。
根據倫敦全球通訊大會的估算,預計到2034年,全球5G網絡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650億美元。
雖然韓國在近兩年5G覆蓋較快,但預計到2021年,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大國的5G市場規模將開始超越韓國。尤其是中國;據統計,目前全球的5G專利由中國公司主導:中國擁有3400項5G專利,其中1529項由華為注冊;其次是韓國,擁有專利2051項,美國注冊專利1368項。
5G一但應用,目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的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概念將變為現實。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
MWC2019現場,中興新松聯合打造的5G+AR+協作機器人。
我國作為機器人最大應用市場,5G商用化下的機器人令人期待,據悉5G不僅能使其設計出可與其它機器人或人類員工實時溝通的機器人,而且其中一些機器人能透過直接觀察或計算機程序學習新任務。許多專家認為,5G還將有助于降低機器人在工作場所和家中的成本,并使其更便宜。
5G能為機器人帶來什么變化?
國內5G發展速度遠高于預期,無論是機器人生產商還是服務商,都需要考慮和提前布局5G技術領域。
第一,數據回傳更高效。5G下行峰值速率20Gbps,它的速率達千兆級4G網絡的20倍,機器人在應用過程中,接受信息、任務指令勢必更加高效快捷。5G網絡時延低至1毫秒,而人反應時間一般是400毫秒,5G比較4G網絡,端到端延時縮短5倍。5G普及后,數據回傳實時不是問題,人也因此可以實時監控機器人工作狀態。
第二,更柔性、更多端。WIFI通信方式存在著易干擾、切換和覆蓋能力不足問題,而應用工廠的基于5G技術的eLTE相關技術抗干擾性更強,同時5G通信可聯網設備數量增加10-100倍,覆蓋面積更廣泛(傳輸距離達10KM),這意味著機器人方案商可以因為網絡技術的改進而更好的獲得整體數據信息,為方案設計提供更有效快捷的數據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網絡通訊上的成本。
第三,云化機器人趨勢。5G是實現云化機器人的基礎技術,5G帶來的高帶寬、低時延,可以將大部分計算放到云端,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機器人大規模部署時,云端作為中控平臺,可實現遠程遙控對機器人進行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