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亞馬遜位于新澤西州特倫頓郊區羅賓斯維爾的自動化倉庫發生機器人事故。這次事故共造成亞馬遜巨大的損失,共計24名員工被送往醫院,另外還有30名受傷程度較輕的工人在現場接受治療。
經過事后研究發現,本次事故是由一臺自動化機器引起的。由于這個倉儲機器人刺穿了一罐墜落的驅熊噴霧,導致大量濃縮的辣椒素噴出,現場的工人呼吸困難,甚至有人情況十分緊急。
雖然經過處理后,該倉庫已恢復運營,但亞馬遜近年來機器人事故頻發的數據也被媒體挖出來了。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時間里,亞馬遜倉庫共呼叫救護車超過了600次,這個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機器人成為亞馬遜主要勞力
亞馬遜是全球領先的電商平臺,倉庫遍布全球。據悉,本次發生事故的倉庫面積約12萬平方米,除了有3000名員工在內工作之外,倉庫更配備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包括倉儲機器人、運輸機器人,以及伸抓拿取的機械臂等。這些機器人已經成為亞馬遜倉庫的主要勞動力。
據紐約時報報道,亞馬遜在其全球的倉庫投入了大量的機器人,目前在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已經超過10萬。這些機器人主要用與幫助移動和整理商品,幫助亞馬遜實現倉庫的自動化管理。
當然,這么多機器人的使用,除了市場因素的影響之外,人為的原因也十分關鍵。亞馬遜集團CEO貝佐斯是一個忠實的機器人粉絲,也是推動機器人應用的踐行者。貝佐斯不僅在亞馬遜大量使用機器人,還投資了許多機器人創業項目,甚至收購了倉儲機器人企業Kiva Systems。
機器人:智能化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亞馬遜正在加速工業機器人的配備。最近幾年,亞馬遜已經在全球的配送中心部署了超過3萬個Kiva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僅極大的簡化了倉儲工作的流程,將工作效率提升到傳統物流作業的2-4倍,同時也將配送的準確率達提高到99.99%,進一步提升了亞馬遜的服務能力。
不可否認,物流產業將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趨勢發展。除了亞馬遜之外,全球的大小工廠也在逐步引入各種自動化工業機器,以實現自身的智能化升級。
但是,企業也不得不面臨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避免由于機器使用率的增加所帶來的安全事故?
要避免更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除了加強崗前培訓,建立并落實完善的設備操作守則和車間管理條例之外,更重要的是,機器人研發企業必須進一步提升機器的穩定性和智能化程度,才能讓這一新興技術真正被社會所接受和使用。
除了電商快遞,其實倉儲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應用也愈發廣泛。相較于傳統AGV,智能倉儲機器人更強調系統的自主性,支持如二維碼導航、激光導航、SLAM導航等多種先進導航方式,它可以自主計算最佳路徑并進行相互合作,技術十分符合當前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智能倉儲機器人市場都是蓬勃發展的,因此機器人應用的安全問題也應格外受到重視,尤其是從機器人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等源頭上把控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