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機器人之都” 永川攫到第一桶金
位于永川鳳凰湖的機器人產業基地,目前正按“一核心、三板塊”的發展機器人和數控機床高端智能裝備產業,這個核心指機器人和高端數控機床公共研發中心,“三板塊”即數控機床整機生產和機器人本體及自動化生產線板塊、機床零部件及機器人配套產業生產板塊、機床及智能裝備產業服務板塊。
目前,這一基地已有廣州數控、深圳固高、廣東正業、深圳恒拓高、云南臺正、香港力勁等65家智能裝備企業入駐,產品涵蓋工業機器人、三維視覺機器人、數控系統、加工中心、智能交通設備、智能檢測設備、運動控制研發平臺、伺服電機等多個領域,這一基地也即將成為國家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在機器人產業上,永川區計劃引進和集聚100家企業,初期年產值600億元,這讓人想起了重慶此前發展筆記本產業上的做法,搞定了幾家龍頭企業,更多大企業和一大群配套企業就會紛至沓來,目前這些龍頭企業已經穩定地開始產出了。
永川能“無中生有”開創機器人產業,最大的背景原因,還是重慶的筆記本生產、汽車生產這兩個行業已經成為了全國第一,這兩個行業對機器人的依存度空間很大,重慶已經成為了全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大的城市,喊出了“機器人之都”的口號,計劃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在“機器人之都”框架之下,重慶規劃了兩江新區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璧山工業園特種機器人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服務機器人功能區等,永川雖然并未列入這三大功能區,但作為重慶主城區外招商投資密度最高的區,永川有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人。
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在佛山成立
由廣東省、佛山市和順德區共建的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今天在順德成立。為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將由廣東省自動化研究所等4家單位承建,計劃投入20億元,以順德龍頭企業為主體,聯合8家一流大學、研究機構,著眼于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推廣等。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劉煒透露,目前,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減速器和伺服電機技術與國外公司相比差距較大。“建立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并不是為了引進幾個企業,孵化幾個公司,而是注重產業核心、關鍵和共性技術的研發,同時,注重創新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生態環境和人才激勵機制的優化等。”
安徽省工業機器人推廣應用(蕪湖)產需對接會圓滿落幕
5月29日,安徽省工業機器人推廣應用產需對接會在蕪湖成功舉辦,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李家壽,裝備處處長沈忠林,安徽省蕪湖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東,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區長茆斌、副區長呂明躍等來自安徽省各個市經濟和信息委員會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機器人領域優秀的企業家等15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此次活動為策應“中國制造2025”計劃,工業4.0革命,加快發展安徽省機器人產業和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區建設步伐,并以促進機器人制造與應用企業的深入交流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