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羊城晚報
佛山將逐步實現“以機器人代替人,以自動化代替流水線”——記者從6日召開的佛山先進裝備制造業工作會上獲悉,到2017年,佛山將實現本土工業機器人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50以上。佛山市代市長魯毅表示,佛山不少企業仍在使用上世紀90年代的老設備,要支持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通過“機器換人”。
會上發布的《佛山市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工作方案》明確,2016年佛山全市裝備制造業將實現工業增加值13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5500億元。記者從會上獲悉,佛山將打造“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即在全市相關行業選取100家制造企業作為試點,重點推廣工業機器人、制造執行系統、先進過程控制、網絡協同制造等技術,逐步實現“以機器人代替人,以自動化代替流水線”。
《方案》還提到,將培育本地機器人企業,開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系統集成、設計、制造、試驗檢測等核心技術研究,主攻精密減速器、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還將積極促成本地龍頭企業與歐盟、日韓等國家的機器人公司合作,共組工業機器人應用合資公司。支持傳統制造企業采購本地機器人企業提供的設備。
據悉,佛山將對在該市創辦的注冊資本為外資500萬美元或內資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投產兩年內年稅收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機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的獎勵。
深圳:機器人列入“未來產業”
羊城晚報訊 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產業正在成為制造業的“尖端”領域,深圳將這些產業列入“未來產業”梯隊,深圳市市長許勤日前專門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支持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政策。根據規劃,到2020年深圳將初步形成創新活躍、結構優化、規模領先、配套完善、服務發達的產業體系。
據悉,深圳機器人和自動化產業年產值已達到200億元。
東莞:財政每年撥3億扶持機器人產業基地揭牌
羊城晚報訊 記者余曉玲報道:6日,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將大力培育運動控制與高端裝備企業群、工業與服務機器人企業群和高端消費產品企業群。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表示,東莞要通過機器換人,把制造業從最大的工業做成最強的工業。據介紹,東莞財政將每年出3個億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袁寶成坦言,東莞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規模不大,投入機器人成本太高,不敢投入。他透露,東莞將每年拿出3個億的財政資金,支持機器人發展,“如果3個億的財政投入不夠,還可以再增加。”
據統計,東莞從事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企業有200多家,其中有知識產權的企業70多家。上個月,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也在松山湖正式成立。據介紹,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總投資約27億元,分三期開發,首期建成機器人研究院、孵化器及科技創業學院;第二期建設國際學校和高端人才社區;第三期建設機器人基地骨干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